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程开发的大致过程

(2013-11-13 21:20:57)
标签:

新课改

交流

参考

资料

教育

分类: 综合实践
1. 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 落实教师。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我国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必须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正确或合理的课程理念,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去。

    3. 确定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4. 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

    5. 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形成较科学的体系和实践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来,为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作参考或有利于推广,遵循“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

    6. 开展评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成功与失败并存。评估既重视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目的各异,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除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的评估外,还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找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校本课程开发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广大中小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行动起来,走进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针对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本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学校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由学校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学校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核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学校归档。

4、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写出教案(课件)。

5、教师开设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并作为教学工作内容之一。

六、教务管理

1、学校应会同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安排提前做好校本课程开设目录。一般在第二周确定开课课程,第三周确定开课课程、选课名单,第四周正式上课。

2、做好选课指导。对首先选课未成功的学生应通知学生重新选课,并将选课情况下发到班级,及时向学生公布。

3、学校认真排出校本课程表,在可能情况下满足教师对设备和资料的要求,编制学生名单和考勤登记册,交到上课教师手中。

4、做好日常教学检查,负责处理调课、代课,师生请假等事宜,并收集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情况。

5、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七、课程评价

1、每学期校本课程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并编入《校本课程优秀集》,进行交流与推广。

2、学校鼓励优秀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案,在专家指导下形成校本教材。

八、本管理制度即日起开始执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