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2008年报分析

标签:
万科年报股权激励问题股票 |
分类: 企业分析 |
万科2008年报分析
万科是一家好公司,好的方面大家都知道,自不必说。但分析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我提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
万科的股权激励的方案是:
“激励基金的提取有三个指标,一是当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二是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2%,三是如果公司增发或配售股份,当年每股收益增长率超过10%。但除此之外的情形不受这一条限制,例如公司采用定向增发实施重大资产购并、换股、引进战略投资者、配售转债和股票衍生品种等。
除了以上三项指标,万科管理层获得激励还有一个门槛——经过一年的等待期后,万科A股平均股价高于上一年的平均股价,管理层前一年获得的限制性股票才能过户到个人账户。”
求索分析:
不适当的股权激励会导致逆向选择,如万科,万科的管理层激励与股价挂钩,现在管理层只拿到了2006年的股权激励,2007年因为股价因素无法拿到激励,2008年显然无法超越2007年的平均股价,所以其他指标达到也是枉然,故从管理层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导致逆向选择,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减少结算收入来调节利润。
如公司年报中有“公司2008 年净利润较2007 年减少8.1 亿元,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基本相当。公司实现销售面积557.0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78.7 亿元,分别比2007 年减少9.2%和8.6%,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结算面积451.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6%,结算收入404.9 亿元,同比增长15.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有346.4 万平方米已销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总计273.4 亿元。”
那么万科是否通过已销售未结算收入来调节利润呢?
另从2007年年报和2008年报对比,可看出竣工时间也做了调整。以下只是一部分。其余还有不少。
以上的两个表格只是一种怀疑而已,不一定正确,还需实地调研来验证。其实多结算一部分收入,便能达到业绩目标。但与管理层利益不符,对管理层来说理性的做法是:2008年将业绩基数做低,这样2009年业绩目标便能比较容易达到,从现在情况看,2009年的股价超越2008年可能性比较大,但如果快到年底时,股价考核目标还无法达到,管理层会再压低2009年业绩。其实不是万科的管理层不好,只是错误的激励方式导致了逆向选择。而且万科前二年在二级市场买入的股权激励的股份。股价较高,如达不到激励条件,又要卖出返回公司,一来一去,损失好几亿。还不如直接分给管理层。所以建议万科取消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股价挂钩的做法。
二、公司的财务风险
l
2
3
4
如年报披露:“2009 年,行业资金整体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市场调整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以相对较优的价格获取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公司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考虑进行一次股权融资。”
三、
报告期末,在公司各类存货中,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78.9 亿元,仅占9.2%;拟开发产品(对应公司规划中项目)341.3 亿元,占比39.7%;在建开发产品438.3 亿元(其中包括346.4 万平方米、合同金额273.429亿元的已售出未结算产品),占比51.0%。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按万科权益计算的项目建筑面积465 万平方米,少于2007年的934 万平方米,其中84.5%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全年新增项目土地价款合计136.1 亿,元,土地的平均成本约2003 元/平方米,
截至2008 年末,公司规划中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建筑面积为1793 万平方米。
如此计算,万科2008年以前的存货有1328万平米,这部分的地价成本是多少?这部分成本应该高于2008年新购的土地成本的2003 元/平方米,这也是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