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的长廊:浪漫悠长
•
明清时期西塘已是商贾云集的江南重镇,有店家为使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就在造房子时特意将屋檐拉长,为行人挡风遮雨,生意越做越红火。这种做法被纷纷效仿,久而久之这条烟雨长廊就形成了。西塘完好保存着明清时候遗留下来的廊棚,全长有2300多米,是颐和圆长廊的3倍,令人啧啧称道。
廊棚边便是沿级而下的石阶,古人便是由这里上下船和运送货物。不知他们是否也在这里洗衣浣纱?对岸的房屋和红灯笼在水中的倒影不时被泛起的涟漪剪碎,两岸的人们就隔着河遥遥相望。
• 如今这里的店铺已大部分变成旅馆饭店和特产店了。我们一路走一路逛,店里什么都有,装饰品,民族衣物,纪念品,琳琅满目。我选择了一块喜欢的蓝印花布方头巾和两块苏州丝绸手绘手帕。
江南一带吃甜食较多,这里的特产也多是各色糖糕麻饼之类的。我唯一发现比较有意思的是一种叫锦糖的玩意,是用三支竹筷绕起的一大团金黄色的糖稀,吃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绕三支竹筷,糖才不会掉下去.可惜我刚开始没摸着门道,掉了一团到地上,后来在路人的指导下终于可以应付自如了,挺好玩的.我想这种糖的好玩更胜过好吃了。
•
这里比较有名的饭店是“钱塘人家”,就在烟雨长廊的尽头,据说环境优雅,去看了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客人可以坐在店外宽敞的长廊里,斜倚着美人靠一边欣赏烟雨美景一边品尝美食。店内的装饰都是复古的木制门窗,窗帘仍是招牌的蓝印花布,房顶挂着精致的花灯。墙上有写着“福禄寿喜”的木质字牌,下面画的是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我们点了荷叶粉蒸肉,青豆菱角,爆炒田螺,千里飘香(豆腐干),就着满眼烟雨蒙蒙的小桥流水红花修竹细细品尝,我有了一瞬间的恍惚,似乎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
,我是一个身穿素雅旗袍的江南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漫步在细雨蒙蒙的青石小巷。推开木窗,小桥游人如织,水中扁舟往来,沿河满树的桃花,“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西塘游完,我仍沉醉在江南水乡的烟雨美景中不愿醒来,流连忘返。坐在石桥上,看悠悠摇着橹的乌篷船渐行渐远,享受这种难得的宁静,心灵仿佛经历了一次洗礼。再一次回味,希望把这里的美丽全部深刻于脑海中,永不抹去。
•
离开时已华灯初上,沿河人家都点亮了临水的灯笼,温暖了整条河。轻轻悄悄地作别了夜色里的西塘,正如轻轻悄悄地来。不忍惊扰睡夜里的西塘,唯一可以带走的,便只有难舍这水乡田园的依依眷恋。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