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宝钢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事迹
标签:
宝钢奖事迹介绍杂谈 |
分类: 杂谈天下 |
杨状振同学是我校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同学中的优秀代表,他以自己的努力、敬业和严谨诺证了一个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必备素质。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杨状振同学把诚谨律己的学风和积极上进的精神相结合,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但在本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还在社会实践及国内国际会议上积极建言献策,在老师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形象,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杨状振同学先后参与了国家“211信息工程”重大项目《国家文学信息网》的建设,以及“2007(第九届)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办公室的秘书工作,为国家文学信息网的信息搜集和论坛管理,以及第九届四川电视节的新闻报道做出了贡献。在参与第九届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工作期间,杨状振同学先后为四川省政府张作哈副省长、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旭明先生,以及四川省广电局局长何大新先生起草了讲话稿,并撰写了四川电视节活动的新闻报道通稿,获得了相关领导和组委会办公室的好评。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杨状振同学还积极参加了救灾志愿工作,积极捐款捐物,资助灾区,为研究生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出了表率。
在科研方面,杨状振同学以自己勤勉的研究精神和扎实的理论素养,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一系列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主编及参编专著五部。在科研助推实践的指导思想下,杨状振同学还先后在中国社科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记协、中国外文局等主办的权威核心期刊、CSSCI期刊,以及《郑州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中华新闻报》、《南方电视学刊》、《文艺评论》、《长沙晚报》、《广告大观》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陆续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辑录,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在2007—2008学年,他以自己在科研领域的突出成绩,以匿名评审的方式,先后应邀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做学术交流宣讲。杨状振同学还在“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论坛”(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第二届国际媒介批评”暨“中华文化与传播学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和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London, U.K)主办的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Chinese Media研讨会上多次受邀,代表我校论辩发言。
在就读学位期间,杨状振同学先后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光华优秀研究生奖、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第四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四川大学第四届尊经论坛传播学论坛一等奖、四川大学2006年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四川大学2008年度优秀博士生奖等奖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