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个月了,终于快读完了这本书!来自日本松居直,河合隼雄以及柳田邦男的讨论合集。
知道这本书源自于网络的哪一个论坛,从别的妈妈那里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时,就一垂砸入了我的心里,我要找到它!
可是,几次三番在网络上订购,往往都是缺货的,恨得牙痒,但也无可奈何。凑巧的事情是,暑假去郑州小住,有幸去了小风老师的家里,看到了小风书柜上绿莹莹亮晶晶的它,一下子就爱不释手了,于是,小风就同意我带回家来看了。
回来就遭遇开学,一个人包班似的忙碌个不停,每天见缝扎针似的读几页,时至今日,刚刚读完。
单从题目上就一目了然了,绘本之力,顾名思义就是绘本的力量,绘本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
这个目录,只有几个部分,三人的前言,三人的演讲,三人的讨论,以及一个后记。
从目录我们不难发现,前言和演讲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前言是演讲内容的介绍和推介。
河合的演讲抓住了绘本里的声音和歌声,对绘本语言的思考,对绘本声音的聆听,以及外延到音乐的范畴,最后才能留在灵魂的深处。
松居直的演讲,题目为《绘本觉醒之时》,从生命诞生时身为幼儿的绘本体验,洋洋洒洒谈了很久,说到了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又谈到了孩子时期看画的喜悦,大人放声读给孩子听,以及孩子自己放声阅读。这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松居直以《一百万只猫》为例,讲述了故事绘本的发现历程,对我们给孩子讲述绘本故事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引领。
柳田邦男的演讲名为《与生命共鸣的绘本》,开篇就告诉我们正是大人才应该读绘本,尤其提到了死亡对于孩子的讲述方式,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死亡的事实,生命在极限下产生的力量,还有如何给孩子讲述战争和灾难,丧失的体验,以及故事里留给孩子的话语。在我的阅读中,这类的内容比较冷癖,但是,在心里还是有着深深的触动。
第三部分,三人的讨论,第一个话题是:对大人而言,绘本到底是什么?
河合说,日本过早地强调填塞知识,这一点,感觉和我们中国很合拍。在我们中国,从孩子出生到走进校园,没有一处一时不是往孩子的大脑里填充知识,一直到学业结束离开校园,这一活动一直就充斥在孩子的生命里。
但是,河合的这一点被松居直否定了,他一再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说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认为绘本是触动孩子心灵最直接的书,给孩子带来愉悦以及趣味,这才是最重要的。
柳田先生则把阅读绘本的乐趣进行分类,一类是怀恋,一类是创新,他以此为创作对象进行了几十年,很是令人敬佩。
第二个话题是,传统文化中的绘本。
松居直说,以绘本为主题的儿童书,翻译到海外的超过三千种,有四十种以上的语言。说这话的松居直肯定是微笑着的,唇角展露着自豪的微笑!
柳田先生更为得意,在给孩子读一绘本,后得知它获得了国际最高奖,那份惊喜实在令人心里欢喜,自己看好的书居然获得如此殊荣,意外的喜悦明显的挂在了眉梢。从这里他得知了一个结论,绘本是超越语言,超越国界,与音乐很接近的交流手段。
从松居直口中得知,日本的绘本从196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性绘本原画展,每次都获奖的就是日本。为此,我们不难想到,日本的漫画之所以全球闻名,就是因为这点,他有着深厚悠久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源氏物语,紫藤物语就是日本最早的绘卷,有着如此丰厚底蕴的日本绘画史,缘何不举世闻名呢?
讨论的第三个话题是:如何组合绘本里的文字和绘画。
松居直开启了日本绘卷文字横着书写的先河,将整个时代提前了三十年。全是绘画的故事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视觉,是在令人佩服和赞叹不已!
不假思索的说,绘画也是语言,用语言解读故事,同绘画解读故事其实是一个道理。松居直最先的故事,就是先用文字把故事呈现出来,然后再还原成画面。后来熟悉了后才请了一位画家,从自己的讲述里还原出画面。松居直说编辑绘本的人,必须用孩子的感性来精密计算,不然的话,孩子看到画面就不能产生故事。也就是说,给孩子看的故事,要写的跟眼前发生的一样,这是铁的规律,不能改变。
第四个讨论的话题是,表现灵魂现实的媒介。
河合说,绘本是与人类心灵的深层联系最为深入的。也就是说,心理上有疾患的人,总有一本自己离不开的绘本。在柳田的解释里,绘本就是空间中存在着的游戏;松居直从人类尤其欧洲的发展史入手,介绍了绘画的重要性。三人的论述无不在告诉我,告诉阅读绘本故事的人们,不要小看了绘本,它实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呈现灵魂最直接的方式。
用照片制作的绘本,最为简洁直接,最直抵人心,表现力也最到位,影响力也最持久;与绘本的接触方式,柳田认为五六岁到八九岁是最初的入门关口,这个时候,孩子与书是什么接触方式,父母用什么方式读书给孩子听,是尤为重要的事情;绘本体验的重要性,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父母读书给孩子听,在欧美,父亲读书给孩子听有着相当深厚的传统,晚饭后的家务是母亲负责的,父亲哦就是给孩子读书了。而在亚洲,则是没有这个历史的,连书本都不碰的家庭占了很大部分。
另一些重要的话题是面对死亡,面对恐怖,将生命的体验普遍化,这些话题很是冷僻,往往是被多数人忽略掉的,但是他在孩子的世界里尤为重要,怎么样呈现,用什么样的途径呈现给孩子,是最为重要的。
最后一个话题是就给二十一世纪的绘本,柳田把绘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绘画和语言融为一体的,一类是故事性强,但绘画更有魅力的;河合认为有价值的绘本会被人们重视会流传下去的;松居直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绘本,对文章的钻研要超过对绘画的钻研,才会更好的传承。
后记的文章,一是河合先生写的后记,一是译者朱自强写的后记,对这本书又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总结,感觉很棒。
感谢小风的慷慨大方借我此书,令我阅读,让我感受到书里的绘本的阅读方式和意义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