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

(2011-12-27 10:43:30)
标签:

营销大赛

创意先锋

公关

汽车

团队

现代汽车

假装潜水

姹借溅

2011现代汽车营销大赛于121-4日在北京圆满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未到现场,但是也从同学们的和大赛的微博上,跟随着同学们的脚步,体验决赛的4天之行。

从参观现代汽车的生产工厂,到请行业专家给同学进行培训,还有决赛资格赛北东南三大赛区的晋级角逐,以及最终在北京大学阿里八班报告厅举办的总决赛,大赛组委会给同学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而整个流程上,最让人感兴趣和最吸引人的是第2日给同学请的专家老师培训。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122日,大赛组委会特别在798艺术区给参赛选手邀请专家来讲课。特别邀请到了香港国际礼仪研究院陈诚老师,智威汤逊的徐菁文老师还有阳狮广告的蒋昱老师来给大家进行,礼仪、专业知识两个层面的培训。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礼仪培训主要是交给大家怎么更好的营造良好形象,怎么更好的进行演讲表达,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大家的紧张心理,对演讲比赛也有实际的帮助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家的站立,行走,现场表达的部分在4号的比赛中很实用。

例如什么样的站姿能更自信,在评委老师和观众的心中形象更好。还有,在演讲的时候,配合手部动作的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意思,形象的来说,手部动作有“炒菜”,“切菜”等形象的动作,能够使演说时语言更有力度。

还有演讲前,说段绕口令,或者张嘴闭嘴,对面部肌肉的活动,对舌头的活动,都是防止打磕巴和卷舌的有用的小技巧。大部分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或者拿起话筒来说话,都会有“额,我叫。。。”的“额”这个字的口头语,而这也是不专业和影响演讲的语言,要发言就先组织好,大声的说出来。

阳狮广告的姜瑜老师,还有智威汤逊徐菁文老师的培训,主要讲好的营销广告的概念和要点。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现场为了大家理解什么是好的广告,姜瑜老师用了众所周知的脑白金进行举例。虽然我们都认为脑白金的广告特别烦,一直是一段歌曲和两个小人,但是能把这两个小人玩了好几年,玩的这么好,除了脑白金还没见别人。而且当你去商场真正买礼品的时候,最后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脑白金,黄金酒,最后就是买了这些,现场同学们对这些案例也是感触颇深。

姜老师所讲,好的广告,主要看广告目的,不同的广告目的不同。例如,如果是公益广告,那就是公益理念,品牌广告就是形象,而销售性广告就是要带动销售,只要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能够帮商家达到营销目的,就是好广告。用各种智慧和巧妙的方式,帮助客户完成他们的商业目的,把他们的想法转化成表现。所以说,脑白金也是非常成功的广告案例。

      而智威汤逊徐菁文老师用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来阐述营销中如何来和用户形成心理共鸣。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一个盲人在乞讨,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我是盲人,请帮帮我。虽然有路过的好心人给钱,但是给钱的人还是比较少。

之后一个做策划的人路过,没给他钱,给他的牌子重新写了字。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然后就有很多人给他钱,一天结束后营销人又走来,盲人问他给自己写了什么,营销人说,她写的是:这是一个美丽的日子,但是我却看不见。

跟随营销大赛,感受营销真谛(组图 <wbr>)

        这样的案例,就是说,如何去洞察用户的内心,作为普通人来说,只知道盲人看不见,但是没有直观的感受。任何一天,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很平常的,谈不上美丽,但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因为他看不见,任何一天都应该是美好的,如果他能看见的话。这样就使用户的内心和盲人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主动的来帮助他。

      同学们看完这些创意后,都明确的感到了自己的创意方案中的不足。就是这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对于同学们来说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社会时间才能了解的。这种指导对学生们思想提高很有帮助,而且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同学们的方案都不缺乏创意,但很多的创意却不一定能经得起深入的推敲。这正是因为创意本身可能并没深入的考虑用户心理,而只是单方面的去推动一个创意方案。而只有深入的去了解了用户的潜在需求,才能根据用户需求和营销目的创造出更好的营销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