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然看到《余秋雨9日重返“青歌赛”
央视再三邀请盛情难却》的新闻,余秋雨又要回来了吗?没有余秋雨的青歌赛团体赛中,据说已经遭遇了观众强烈的“抵抗”,网友自发的“余秋雨,网友喊你回青歌赛”的呼声把央视的心也喊疼了,余秋雨个性风格还真有大批的粉丝。本来就严肃的歌唱比赛没了点大众娱乐和文化底蕴的感染就犹如白开水,少了太多滋味。

而且从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起,就增设了综合素质的考核,考题涉及文史等各个方面,文化名人余秋雨为此应邀连续几届担任综合素质考核的考官。余秋雨的长枪短炮式的提问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青歌赛增色不少。青歌赛都办到十四届了,本届的“蓝色经典·天之蓝”杯青歌赛若是少了余秋雨,估计要愧对“蓝色经典·天之蓝”如此大牌的冠名了。

从青歌赛的收视效果来说,余秋雨简直就是一个收视率保证的“魔鬼”,叫座又叫好的专家学者,从知名度、学识、口才还是观众缘,或者与青歌赛定位的吻合,余秋雨都是不二的选择。
央视基于以上原因,再三登门邀请余秋雨,恢复综合素质考核的环节。余秋雨架不住这番盛情,终于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任务,余秋雨也阐述了他的观点,“希望通过对文化素质考题的点评,对普及文化有作用。”其实他这话绝对是真心话,他书中曾经说过:“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蒙昧和野蛮错看成文明。”
犹记得两年前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精彩点评,当时是点评《逍遥游》,他把庄子与老子、孔子作了一个非常简洁、生动的比较,大致的解释是:老子在世界上隐蔽,庄子在世界上游戏;孔子对世界有太多期待,庄子对世界没有期待,他认为此时此刻我就可以与自然合一,与宇宙相溶,神游南溟北海。能把如此深奥的东西解释得如此简洁名了又直指核心,可谓大师矣。
余秋雨曾在博客中作别青歌赛:“我已经做了好几届评委,每次都是盛情难却,无法推托。但是,下一届肯定不做了……就此挥手作别!”
这话说得让无数粉丝内心拔凉拔凉的,那究竟是什么把余秋雨又拉回来了呢?我想,除了以上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渴望,纵观国内选秀节目,娱乐性一个赛一个,新花招天天出,可是对文化品位的追求上,个个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和文化打个擦边球充充门面。对余秋雨的呼唤和关注,毕竟是一个好的现象,至少在传统文化传播上是一件幸事。从本月9日到26日,“蓝色经典·天之蓝”杯青歌赛个人决赛阶段,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也是比赛的高潮时段,能听到余秋雨的点评,相信很多观众期待已久,选手们就别再怕露怯了,不懂点文化知识,咋行呢?
余秋雨,终于、终于把你又盼回来了,6月9号晚,电视机前不见不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