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七号》开打“温情牌”,一下子抓住了人心,点了影迷的穴。以至于看完《长江七号》哭到心软手也软,褒义声远远大于贬义声。《长江七号》用的是父子情,带上时下最流行的科技色彩,怎么看怎么讨人喜欢。但是,玩久了无厘头的星爷所制造出来的新路数,仅仅只有温情这麽简单、浮浅吗?周星驰是聪明的,这一点没有人能否认。他自己用了将近20年培养出来的星迷到现在都没有把周星驰看透。
20年里,周星驰把他和他的电影上升到“学术”的地步,所有人用了20年把这独门学问掰开了揉碎了琢磨。有人说他就是个死跑龙套的,也有人说他才是真正把腐朽化作神奇的天才。但是,几乎没有人否认他就是当今的“喜剧之王”,绝对称得上是大师!
从70后到80后关注周星驰的时间段都不一样。有的从他的“赌圣”之后开始追随他;后来的《漫画威龙》、《大内密探零零发》又网罗的大批的观众;边笑边恶心后,《大话西游》的煽情与恶搞开始出头;1999年《喜剧之王》,千禧年后的《少林足球》、《功夫》和现在的《长江七号》,周星驰成功的从原来的无厘头小丑转型为草根和影星的混合体。从此,周星驰电影被叛逆的后现代人成为:“精神乳汁”。尽管,周星驰说,他不懂得什么叫后现代。
转到《长江七号》,转到悲情一整年的2008中国电影世界,几乎每部电影都有哭泣的理由。本盘算着后面还有周星驰的电影,我们就尽情的嚎啕大哭吧,到星爷那恐怕用不到,省着太浪费。谁知道,这次我们可爱的星爷比谁都整的煽情,几乎让所有看完影片的女人都能写出一篇湿漉漉的文章。这样的一部电影,我们有太多哭的理由,但是,没有人能想到为什么周星驰能拍出如此伤感的电影。似乎一夜之间,我们不认识曾经的那个“整蛊专家”周星驰了。
其实,只要镜头顺着周星驰再往下点,我们就看见了故事的源泉 —— 没错,就是小徐娇。
周星驰接受采访不止一次的夸耀自己的干女儿,即使让小徐娇反串也要让她当“儿子”。其中冠冕堂皇的屁话一大堆。关键是,在小徐娇的眉目之间,有太多周星驰的影子。所以,周星驰完全走私了。开始在小徐娇身上放任自己的童年旧梦。周星驰用一个假小子和一只外星狗作为对自己童年的弥补。所以,我们哭了。
对于跟妈妈相依为命的周星驰来说,《长江七号》里那个愿意为儿子吐番茄的父亲是周星驰永远的痛和永远的英雄。《长江七号》里的小徐娇没有妈妈,没有玩具,只有一个愿意为他付出爸爸。爸爸就是翻垃圾也要给儿子一个玩具。外星狗没有特异功能,但却是父亲和儿子沟通的桥梁,而外星狗有着一副和周星驰七情六欲一样的面孔和表情,应该说影片还是代表周星驰的全部。只不过这一个小小改变让观众不会有审美疲劳的顾虑。
不得不承认,满面沧桑、胡子拉碴的周星驰老了。过去,他演别人的儿子,现在别人演他的儿子。不过,周星驰就没笨过。《长江七号》抓住了女人心和孩子心,这是原来周星驰电影中比较少考虑的方面。女性不再是周星驰电影里的工具,也不再是他标榜身份的证明。这次小徐娇的出现让周星驰电影里的“女性”彻底翻身,除了为了打亲情牌还吸引了不但是90后,还有2000后孩子的都成为了星爷的潜力观众。《长江七号》在星爷手中就如同血滴子,一担飞出,颗粒尽收。
文章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转载请务必与博主本人联系,谢谢!
约稿联系方式(请注明您的身份,谢绝闲聊,谢谢!)
QQ:707984219
MSN:hollychl@hotmai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