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nternational Food Day和红豆糕茶叶蛋的故事

(2009-10-16 16:34:45)
标签:

澳大利亚

澳洲

布里斯班

留学

美食

红豆糕

文化

杂谈

料理

校园

分类: 留学相关

International <wbr>Food <wbr>Day和红豆糕茶叶蛋的故事白日梦里,我看到了“阿婆”蹲在炉子前不停地往里放木柴,手上拿着一把破扇子在扇。她头上裹着头巾,脸上是如熊瞎子一般的抹着黑乎乎的炭灰。她眼里含着泪水,后面的“同学”身穿地主婆的旗袍,用鞭子狠狠的打在她的背上。“你个猪婆,猪头,猪脑,猪耳朵。你丫的给我快点儿!!”会计老师一句“Bill,wake up!”我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我还在accounting教室里。

茶叶蛋 VS 红豆糕。这就是今天我和某位和我名字很像的同学的比拼。今天是校庆KEDRON WEEK的最后一天,于是我们便有个这个International food day的活动。其实很简单,就是学生做菜,学校收钱。这一周里,我们淋漓尽致的“欣赏”到了我们学校乐队的“天籁之音”。简直和小学升旗时的鼓号队是同一个水平。

我们一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食品。中国这边,一张纸写不完就摆了两张。分别用简体和繁体字写了“中国”和“中國”,繁体还是由台湾朋友亲自提笔写的,感动ing。

“中国队”的三道菜包括:

①我的红豆糕

②某“阿婆”的茶叶蛋

③某台湾女生的炒面。

在茶叶蛋和红豆糕的英文翻译方面,我们出了点小差错。不知道是谁竟然把茶叶蛋翻译成“tea egg"以至于外国人以为是泡在茶水里的鸡蛋。以及红豆糕说成是"red bean cake",如果让我翻译就译成"steamed cake",貌似这样比较特别。不幸的是,最先卖完的是炒面。大概是因为比较大众化吧,而且总份量也不多。第二是茶叶蛋,得到了华人朋友们的强烈支持,做多的那位买了三个。最后是我可悲的红豆糕,但怎么说也卖完了,都说味道很不错。其实红豆糕的做法很简单,无非就是需要面粉,红豆,鸡蛋和牛奶罢了。

日本上的是拿手的乌冬面,味道还是不错的,白菜叶是我们帮他们切的International <wbr>Food <wbr>Day和红豆糕茶叶蛋的故事。韩国那边是韩式炒饭(泡菜?)和香葱炒鸡蛋(味道一般)。越南大妈上的是越南夏卷。夏卷是典型的越南料理,与中国春卷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的皮用的是米磨浆制成的米皮。泰国上的是“泰式春卷”。可在我看来,春卷怎么都是江南名菜,想不到反倒成为了东南亚众国的小吃,如今在澳洲也尤为盛行。春卷南下的路还真是漫长。另外,德国还上了他们的德式烙饼和土豆咖喱。

好笑的是,这个红豆糕倒是哄开心了我homestay家的小孩。一个在八年级,一个在十年级。他们来捧场时,我给了那个小的两个免费的红豆糕,却没有给那位大的。他说我偏心,小的却说:因为我比你可爱。红豆糕一开始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旁边的那位台湾女生只顾着推销她的炒面,当别人问起红豆糕时,她用英文说:You know,it's just sweet.把我的红豆糕说的一文不值。茶叶蛋的介绍是“It's Chinese eggs.”我实在看不下去,就插上一句解释"You should try one,it's so special cuz we boiled them in water with soy sauce and green tea leaves."这才稍微有了点生意。 不得不说,“阿婆”的茶叶蛋煮的是很好,很入味。

总而言之,今天真是不错的一天,虽然没有成为我想象中的那样。“阿婆”说,她煮鸡蛋时,越煮越生气,总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帮学校做事,好像亏了什么。煮蛋煮了一个多小时,还要被一个指挥她的人打电话七嘴八舌的抱怨,嫌她做的量太少,实际上三十五个已经够了。

International <wbr>Food <wbr>Day和红豆糕茶叶蛋的故事

International <wbr>Food <wbr>Day和红豆糕茶叶蛋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