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2009-05-18 15:18:19)
标签:

游记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这一周连着下了三天的雨,

周五来了场更猛的大雨,

彻底把大地给浇透了。

本来计划周六走河堤到柏宁岗,

雨过天晴地打滑,

无奈就推迟到了周日,

由于第一次骑这么长的河堤,

就提前到早上七点出发,

也可能是这些原因,

到出发时才来了八个人,

还好让我欣慰的是,

远行哥专门过来送行,

全当友情支持,

不由感慨,

朋友当如此。

安排妥当好,

七点十分离开帝豪广场,

走许禹路上颖汝干渠,

当走到县二高段,

道路泥泞几乎难行,

无奈就改道G311,

在襄县喝过特色的马记包子油馍胡辣汤后,

就上了汝河河堤,

当时还一直担心,

河堤是不是也象颖汝干渠的那么泥泞,

等我们过了城区才发现河堤越来越好,

路面不但没有积水,

且相当平整,

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干净浮沙,

骑起来富有弹性,

也许河堤的土质是沙土的原因。

关键是河岸的景致太迷人了,

远处是忽隐忽现的水墨色山峦,

河床上尽是茂密翠绿的树林,

河堤两边是色彩斑斓的青草和挂满绿果的桃林,

此情此景,

象是置身于山河画卷之中,

陶醉着,

说笑着,

疯狂着......

似乎河堤太眷恋我们了,

九曲十八湾,

看不到尽头,

使我不禁想起〈离骚〉里面的词句:

路漫漫,

其修远......

不要说是快到了沙河口,

就连中间站——横梁渡都是千呼万唤,

骑呀骑呀,

终于到了,

遗憾的是古渡头早就被铁路替代的几乎没有什么印记了,

要不是有位姓陈的老先生给我们指了下大概、印象中应该就是码头的位置,

我们才疑惑的点了点头。

听陈大爷讲了段横梁渡的来历,

说是王莽撵刘秀撵到汝河边,

刘秀望着“一条大河波浪宽”发愁,

唉。。。。。。

桥对于我来说太奢侈了,

要是有快木头横在其间也中啊,

说也神了,

这时河面上突然横了根长长的木头,

就这样刘秀逃出生天,

横粱这个地名就源源流长两千年。

问过路人,

横梁渡到沙河口还有10几里的路程,

但总觉得这10几里,

比20公里还要长。

等我们到沙河口已经是中午近一点,

真是好好的过了一把河堤瘾。

再次问过附近的村民,

得知柏宁岗就河北岸,

也就是“一尘儿”地,

好家伙,

敢情这“一尘儿地”是一概念,

10多分钟后才到了柏宁岗。

由于过了饭点,

很容易的找到了一家叫状元楼的饭店,

要了五个凉菜,

每人来了一碗号称“天下第一碗”的烩面。

吃过饭后,

我们就开始散步于庙宇之间,

俗话说:

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

柏宁岗香火靠的不是古迹而是灵验。

 

柏宁岗又叫百灵岗。

位于漯河、平顶山和许昌三市交界处。

海拔127.5米,

五岳庙初建于汉,

规模于晋,

历代修葺,

几经兴衰,

殿宇巍峨,

气势磅礴,

前有山门,

后有三清楼,

中有五岳宝殿,

大小殿堂25座,

占地50余亩,

常住道众70余人。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古刹大会及每月初一、十五,

香客如潮,

商家云集,

盛况不凡,

吸引着河南、山东、湖北、陕西、河北上万的信男善女烧香拜佛。

关键五岳庙以“一道化三教”、“三教合一”为立庙宗旨,

涵盖儒、释、道三教的圣、佛、神。

故人云:“烧香不烧香,先到百宁岗(五岳庙)”。

其意,

到了五岳庙,

诸神都拜到。

五岳殿为五岳庙的主殿堂,

供奉有五岳大帝神像,

是百宁岗誉为“中州神仙皇京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当地老百姓讲,

以前百宁岗的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有房屋200多间,

庙里常住道士百余人,

大殿后面有一棵要4、5个人合抱的银杏树,

房屋四周一年四季松柏常青,

烟雾缭绕。

“文革”破“四旧”赶走道士,

焚烧了庙宇,

松柏砍倒用作五保老人的棺椁,

就这样百宁岗断了香火。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些善男信女们在百宁岗中岳庙址前烧香求神拜佛有所抬头,

求财的、告阴状的、消灾的、求子的络绎不绝,

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庙会,

更是带动了饮食、住宿业的发展,

一个庙会下来功德款也有几十万元。

当地人把收来的善款用来建庙宇、为菩萨装金身。

随着善男信女增多,

庙宇也逐渐多了起来。 

据《襄城县志》记载:

在抗日战争期间,

一个中队的日本兵驻扎在这个庙宇里,

早晨起来,

枪支全部不翼而飞,

后来发现挂在庙宇后面的一棵千年银杏树梢上,

十分迷信的日本兵认为是侵犯了庙里的神仙,

便迅速逃离了百宁岗。
我想估计是敌后武工队,

或者是县大队干的,

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比较大,

把他们吓走算了。

 

五岳庙文化底蕴深厚,

千百年来,

帝王将相频频光顾,

第一位登临五岳庙的就是北魏的皇帝拓拔硅,

从此就沾上了皇气。

于是才子雅士也屡屡留墨,

庙内存有王羲之、黄庭坚、郑板桥手书石刻, 

说来也挺巧的,

当我们向一位气宇不凡的居士打听这几通石碑的下落时,

恰好这位付居士正是五岳庙管委会的主任,

一听说我们的来历,

非常热情的领着我们来到五岳殿的地宫,

一同瞻仰传说中的那几通石碑,

给我们做了一番相关的讲解,

领略了中国书画的魅力。

临走时还每人送了一本五岳庙的简介。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帝豪广场集结合影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面对颖汝干渠泥泞的河堤而发愁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在汝河畔开吃马记胡辣汤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两图为骑行在汝河河堤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两图为在汝河边休息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河对岸就是横梁渡的码头遗址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仍在使用的苗府渡口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汝河和沙河的交汇处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午饭后的集体合影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正在施工的三清殿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三位大家的石刻

骑行怀古之柏宁岗五岳庙

上图为下个目的地——欧阳修故里出发前的休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许昌十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