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怀古之曹彰墓

标签:
游记 |
游完乾明寺塔,
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大家连续骑行两个多小时,
肚子早就饿瘪了!
敢说,
丰衣足食的现代人能感受到饿,
且再忍受会饥饿带来的痛苦,
已经实属难得。
饥饿后的进餐,
一定是最香的了!
由于我们30多人,
还想吃当地的特产小吃,
一般的店铺几乎没有接待能力,
再说,
路边的店铺卫生情况不容乐观,
于是我们就来到鄢陵的繁华商贸街——南街,
找一家大一点的且干净卫生的饭店。
一直到了南关,
都快出城了,
才找到一家叫梅乡酒店的。
我们的到来,
让老板措手不及,
最后还专门去集市上买了豆腐、青菜和烧饼。
我们点了五个素热菜,
一个荤热菜,
每人两个吊炉烧饼,
一人一碗豆腐汤,
菜的味道还行,
还是上来个报销个,
可能是我们饿的缘故,
也可能我们点的都是家常特色菜。
平时在家都是大鱼大肉的,
应该出门在外多吃点素的。
吃过午饭,
已经是过了两点。
问过路后,
我们又一次逛过鄢陵繁华街道——南街,
出北关一直向北不到两公里,
路东有一大片三、四米高的土岗,
也没有任何标识,
问过路边一妇女才确定这就是曹彰墓,
当地人不叫曹彰墓,
都叫三里冢。
还听当地人说,
10几年前冢上驻扎过一雷达部队,
前几年才搬走,
后来附近的百姓才在上面种上了些杨树苗。
冢顶新修了一座庙,
我当时还以为是临时的工棚呢!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曹彰,
在庙前拢起了座小坟头,
又塑了座墓碑。
上写“曹操之子曹彰之灵”。
估计是没有多少钱,
随便找了位篆刻的民工,
才刻了几个歪三搁撩四的字。
听看庙的一位大师说,
原来这冢被挖开过,
听到一声巨响,
吓得就不敢再挖了。
我估计是墓穴长封时间太长了,
形成了气压差所致吧!
据记载,
当时曹彰墓建的非常雄伟,
在曹操20多个儿子中,
规模仅次于魏文帝曹丕的。
封土是由二十万大军从南阳独山运来的黄胶泥土,
要不经过近2000年风吹雨蚀,
仍高出周围许多。
当年除了冢大,
冢南还有殿阁,
殿阁前有祭亭,
亭前有神道,
神道两侧还有石像生。
我想,
陵墓之所以建的这么雄伟,
估计曹丕确实心里有愧,
这也是我认为曹彰是被曹丕所毒死的其中一个依据,
除了这个依据,
还有三个,
首先曹彰善于带兵打仗,
威猛无比,
35岁,
正是身健体壮,
不可能会因小疾而死于朝见途中。
其次曹操临死前,
曾远召曹彰,
其他二十几个儿子不远召,
为什么单单就急召曹彰呢?
原因就是曹彰拥有10万兵权,
想让他辅佐曹植称王;
最后从曹植祭奠曹彰诗词里面就可以读出曹植面对兄弟之间的杀戮是多么的悲痛,
要不会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虽然曹彰之死,
史书上只是一笔代过,
但曹彰武艺壮猛,
有将领之气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
这也是明清之前,
曹彰墓前香火极为旺盛的原因吧!
上图为雷达部队一废弃工事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其须鬓呈黄色。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畏避险阻。年轻时便曾经多次从军征伐,志气慷慨激昂。自小立志为大将,尝为曹操所欣赏。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鄢陵侯。公元218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秋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让他击败你的义子。”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彰使一根长戟,只三合,封大败而回。孟达引兵前进,方欲交锋,只见曹兵大乱。原来马超、吴兰两军杀来,曹兵惊动。孟达引兵夹攻。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退守长安之时,曹操已东还,曹彰以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公元220年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得知父亲病逝,曹彰带十万大军从长安赶到京都时,曹操早死,曹丕也正与下属杯盏相交。曹彰只身见到哥哥曹丕时,第一句问的就是,“先王已去,玺绶安在?”諫议大夫贾逵挺身正言,“家有长子,国有储君,玺绶之事,非君侯之所宜问也!”曹彰无言。曹丕见曹彰无语,便笑而出声,“胞弟带兵来此,欲奔丧也,欲争位耶?”曹彰手捻黄须,百下之后方才笑道,“吾要将本部兵马交与长兄。”话毕,泪却已夺眶而出。曹丕只是一怔,就猛地向前扑来,抱住曹彰,失声大哭起来。
冢顶有一简陋彩板神庙
其实,曹丕深知这个长着一脸密密的黄胡须的弟弟,是父亲生前非常喜欢的。这不仅因为他深通武艺、勇猛强悍、性情刚硬,更重要的是他战功赫赫,国人称道。曹丕本想重用这个弟弟,可有一件事永远地改变了他。据说,曹彰曾对其弟曹植说过“父王临终特地令我来京,为的是立你啊”。虽然是据说,但曹丕心里却长了一块心病,怎么也不能去掉。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它诸侯均向国归顺。文帝诏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勋之员,亲近所亲的人,并为我带来母弟,开国承家,所以能够建树藩国以屏护大宗族人,守御外侮,折冲厌难。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业可谓茂盛。现增邑五千,并前共计万户。公元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公元222年(魏文帝黄初三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
鄢尉公路东侧的高岗就是曹彰墓,也称三里侯冢。
南朝刘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载: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的一天,曹植、曹彪和曹彰兄弟三人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奉诏从各自的封地赶往京城洛阳,一道去朝见天子曹丕。宴请完毕,曹丕单独邀请曹彰到卞太后的宫中下棋,其时卞太后恰好不在宫中。那曹彰长得英武潇洒、威风凛凛,在曹操在世时,便以骁勇善战闻名,这自然引起曹丕的戒心,下决心要尽早将曹彰除掉,以除后患,而棋便成为这桩罪恶谋杀的道具。原来曹彰虽是员猛将,可却颇喜棋道,曹丕此着正是投其所好。棋至中盘,曹丕已见下风,此时他向在旁侍候的丫鬟吩咐道:“还不快将枣儿端来。”于是,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吃着乌枣,表面看情义融融,其实,狠毒的曹丕早已在一些枣子中下了毒药,并暗自做了记号,自己专拣未带毒的吃。可怜曹彰被蒙在鼓里,不多一会儿,曹彰只觉头重脚轻,眼睛发直,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便一头栽倒在地。早有人通告给卞太后,卞太后来了也终于没能挽救曹彰的性命,棋盘上终于溅满了曹彰鲜红的血迹。在返回封地的时候,曹植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赠白马王彪》的诗,诗中对曹彰的死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以此来抗议曹丕残害骨肉的行径。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