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假如李清照活在今天……

(2017-02-15 21:20:13)
标签:

转载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2/21/24/10fd83534d2.jpg

    有一回,陪友人在长安大戏院看山东京剧团晋京汇报演出的剧目《李清照》,谢幕时观众久久不息的掌声,让我仿佛看到了这门国粹的希望。 感触很多,过去对这位南宋才女的了解,更多是她写的《如梦令》《孤雁儿》或是《一剪梅》,那些清新脱俗、扣人心弦的美词佳句,犹如不食人间烟火者。


    那晚的演出,重点烘托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坚贞不移的爱情,虽然有些杜撰的情节,其中不乏稗官野史的成分,但很好地表现了金兵入据中原前后李清照生活的巨大反差,以及她脆弱心灵里不断添加的“新愁”。

 
    结合这出戏,我想:如果李清照活在今天,会是什么样的情形?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大学者,原本家学深厚的她,丈夫赵明诚又是著名的金石学家,生活自是优裕。两人婚后相敬如宾,又共好文器,青州并蒂的幸福生活完全可以延续,白头偕老亦在情理之中。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2/21/22/10fd833bcb3.jpg

李清照与赵明诚曾有的幸福时光
   

    然而那重重叠积心头的“愁”从何而来? 国破,家亡,乃至丈夫含冤离去,都未曾击垮这位坚强的女词人,带着她与丈夫用心收藏的珍贵文器,流离颠簸仍怀揣希望,这也才有了婺州八咏楼前面那“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句。未曾想,即便是她最后的这份希望,在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必如断线的风筝,无处寄托,终落得书卷散尽的悲凉结局。


    李清照的醉,似乎延续了她的一生。从幸福到凄婉,只有一步之遥。这醉,从“溪亭日暮”时嬉戏疯癫的“不知归路”,到为忘却思乡之愁的“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终落得“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人生浮华,不过如此……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2/21/22/10fd833d136.jpg

国破,家亡,人去,藏品尽失,易安居士此时万念俱灰


    继而想,今天的藏家们其实很幸福:尽管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随之而来的风险,躲避那些形形色色的陷阱,但起码,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局势下,他们可以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那真的来之不易!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2/21/22/10fd833a8ba.jpg

这出京剧几处破绽之一:明清风格的瓷器(红笔划圈处)跑到了南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