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长陈克文的教育情结

(2007-04-27 20:25: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我的日记
 名校长陈克文的教育情结
像所有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一样,陈克文举手投足间总有一股魅力,一股令人发自内心去敬佩他的魅力,也可以说,在他的身上笼罩着“名师”的光环——至少,在学生的家长看来,或是在同行看来,陈克文便是名校的标签。

    陈克文是广东省汕头市实验学校校长,在汕头,他是一位广受尊重、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校长。同他晤面,话题总是不自觉地引到教育方面。也总是在教育方面,你总会被他所吸引,发现在他那滔滔不绝的话语中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显示出过人的睿智。
 
汕头市实验学校

    在2005年教师节期间,汕头市委、市政府隆重授予汕头市12位在学校管理和教育科研上做出卓越成绩的中小学校长“汕头市名校长”荣誉称号,汕头市实验学校校长陈克文榜上有名。最近,陈克文校长又被市教育局推荐为首批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候选人。

    提起陈克文,大多数汕头市民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他的名字与汕头市两个“省一级学校”的名字连在一起——他既是实验学校的现任校长,也是飞厦中学的原校长。在汕头市,把两所学校先后带进“省一级学校”行列的,陈克文是第一人。
 
陈克文校长敢想、敢干、敢闯,一人带出两名校
    陈克文从教时间迄今已36年,在校长的岗位上也已经工作了21年。他先后在金山中学、第十四中学、飞厦中学、东厦中学和实验学校等五所学校任教,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他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是敢想、敢干、敢闯,对于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今天的飞厦中学已经成为汕头最热门的优质的初级中学。在市民和学子的心目中,其傲视群雄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尽管陈克文离开这个学校已经好几年了,但是飞厦中学的许多老师和校友都表示,在这个学校蓬勃发展的历史中,陈校长功不可没。把这个在一片野草荒地上新建起来的学校带进“省一级学校”,第一任校长陈克文拼搏了整整15年。

    1986年,陈克文被任命为还在筹建的飞厦中学首任校长,当时的飞厦还是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而陈克文就站在这片荒地上大胆地推出他的一个"九年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学校初具规模;再用三年时间,走上面上中学的前列;再用三年时间跻身市示范学校行列。对于这个在当时最年轻的中学校长发出的宏愿,许多人不以为然,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解读并一笑置之。

然而,在陈克文入主飞厦中学10年后,他的宏愿都按计划如期实现。这时,多数教育界人士对他刮目相看,到该校评上“广东省一级学校”之后,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学校已成为汕头市众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鹜的名校,以致于到招生季节来临时,陈克文就不得不“玩失踪”。
 
市委副书记蔡宗泽来校参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陈克文没有明示于人,却一直深藏心底的一个信念。他很少谈及把飞厦中学带进名校行列的15年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更多地是不断感谢各级领导和全校老师对他的全力支持,然而,许多老师还记得他抓队伍建设、抓教学质量、抓差生转化效果等工作的“苛刻”程度,也记得他以身作则、忘我工作的拼搏精神——他曾多次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岗位上。

    陈克文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此同时,他十分注重对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对学科前沿的探索,用新知识、新观念来指导教学和管理学校,他善于演讲、善于激励,又严以律己、严以律人,对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但这些要求明确、具体、量化、可操作性强,让大家感到心服口服。
 
陈克文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他又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尊重,把老师们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把他们碰到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一位青年教师的家属住院,而陈克文当时也摔伤了手,时逢正月初一,他却带着伤到医院给他们拜年,令这对夫妻感动得热泪盈眶。学校里不管哪位青年教师结婚,他都要来闹新婚,乐呵呵地给新人当证婚人,捎上全校师生的美好祝福。

    2001年,带着创建了一所名校的荣誉和经验,陈克文接受了他的教育生涯的另一次挑战:出任国有民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汕头市实验学校校长。

    陈克文一到实验学校就展开了紧张的调研,寻求扬长补短进行超越式发展的途径。他敏锐地发现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谁走在前头,谁就在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上抢占先机。因此,他主动请缨,让实验学校在汕头率先加入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此后,实验学校在汕头创造了多个第一:教师培训人数第一;科研活动开展第一;信息化建设步伐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第一……由于实验工作成效显著,学生的成绩出现令人瞩目的进步。

把握民办学校办学灵活的优势,陈克文在“名师工程”和“优质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今天的实验学校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齐备的教学设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老师们的教育科研活动十分活跃,本年度迄今已申报的教育教学成果达445项。近两年有上千名师生获得国家、省、市的各种奖励。短短几年间,实验学校学生的中考成绩在汕头已经名列前茅,还出现了一位中考状元,陈克文再度令人刮目相看,实验学校又成为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一次,陈克文把学校带入"省一级"仅用了5年。
 
    陈克文为何总能点石成金、让人刮目相看?陈克文有什么过人之处?

    陈克文说,我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要说不同只是我对教育的矢志不移,因为我以前在汕头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的同学相当一部分已离开了教育线。陈克文谈起自己的管理思路,他说他自1985年便开始当校长,校长与普通教师的学习、积累、思考与追求是有所不同的,学校也是一个社会组织,一旦运行就有效率的问题、效果的问题,也必须有发展规划,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根据条件不断创造性地去完成既定的目标。

    几十年在教育园地摸爬滚打,陈克文对教育有着深深的体会与理解,几十年积淀的教育经验使他对教育的功用和规律更是了然于心,几十年的积淀也使陈克文充满教育智慧与灵感。对于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陈克文是这样理解的,他说:“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走向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教育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所以我时时觉得我有责任感、使命感,我对教育的热爱、对学校学生的关注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的需要,那是来自血液里流动的对教育的倾注,是骨子里的情与爱。”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满园春色。在陈克文的精心经营下,如今的汕头市实验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勉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团队,成为学校持续发展和学生茁壮成长的根本保证。近三年来,学校部分优秀青年教师“转战”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并在诸多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实验学校这块沃土上描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现有6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42个班,初中24个班,共有学生3200人,教职工230人。踏进实验学校,占地4万平方米的校园宛如“书斋”,让人有一种心境宁静之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跃入眼帘,学校考究的建筑错落有致,文化气息浓郁,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怡人,不愧是一所有着各式各样荣誉的“名校”。

对于教育,陈克文是至情至性的,对于他所热爱的学生,他更是至情至性,诲人不倦。在学生面前,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他对学生呵护有加,就像慈父一样关心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的脚印,在人生至为关键的几年里激励他们、敦敦教导着他们。学生们心目中的陈校长是师也是友,视他为最可尊敬的师长。陈克文善用每一次同学生们交流的机会,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引导他们明确人生的方向、自由地放飞梦想。他的每一演讲都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3年3月,陈克文在一次学生礼仪教育讲话上,他针对学生对“掌声”的渴求,进行热情洋溢的鼓励:“同学们,年青的朋友们,请热情地鼓起掌吧!为我,为你,为他,为多彩的人生,为灿烂的明天——要知道,你的给予会在大漠黄沙的苦旅中化作沿途的一泓清泉,会让每一位深切热爱生活的人在午夜的独行中听到一种绝美的天籁之音。这美妙的音响将激荡在大家所看不到的地方——在我,在你,在每一个前行者的心头。”真挚动人而富含哲理的热切话语,犹如一股暖流蔓延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成为激发着他们进取的力量。
 
    深知陈克文秉性的人都说,陈克文对教育是“虔诚”的,他把教育当成一生中最崇高的理想来追求,他是“一直把理想与信念小心供奉在心灵深处的人”。的确,陈克文眼中有蓝天,心中有大爱,手中捧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他抬头看天,举手干事,胼手胝足在教育战线的漫长征途中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来。

对于教育,陈克文是一位积极的布道者,对于学校,他是一位理性的管理者。陈克文一直不屑于做一位“上传下达,循规蹈矩”的“官儿”,他说,这倒不是仅仅是因为自己天生就缺乏“颐指气使”的细胞,不具备“拒人千里之外”的气势,而是惧怕在日复一日的上传下达中,成为一个“墨守成规的经验型庸者”和“毫无思想和主见而惟上级是从的行政型懦夫”,同时也使师生的无穷创造力和生命激情消磨殆尽。一旦想到“忙忙碌碌一生,最终回头望去,除了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自我解嘲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顾影自怜外一无所获,就会不寒而栗。
 
    汕头市实验学校是一所国有民办学校,作为这一所优质学校的校长,陈克文有何办学目标呢?

    他胸有成竹地说,目标有三:一是出优秀毕业生——思想觉悟高、基础知识好,基本能力强,行为规范、身体健康。二是出优秀教师——德才兼备,令学生佩服。三是出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论。通过教学和科研,不断把干部和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经验和理论贡献给社会,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兴旺,把在实践中创新出来的、由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所组成的精神财富贡献给社会,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

    为了达到心中设定的更美好前景,陈克文时常勉励自己——把目标锁定为月亮,即使最终无法触摸到月亮,那也会收获满天星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