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some reviews |
国庆到家的第二日,便未出门,上下浏览书架,单拿出一本杨绛的《我们仨》,便用这一天的时间,重新读完了它。上一次读,是在什么时候,早已经忘了,书签插在中间,书皮上写着自己购此书于2004年,长春。
这样的好书,自己明知道是好书,却总是读不完,譬如,还有《红楼梦》。不知道是出于个什么缘故。
钱钟书先生的书,好像是在高中时候读完的,如今只记得精彩,大体细节,也不都记得了。后来又念了许多年的书,知道钱钟书先生的才学,不止于这样一本小说,但是世人对他的认识,却是源于那个《围城》。
而杨绛,作为钱钟书的妻子,想必,更多的人认识她,不是因为她是什么学者,翻译了什么,也有着怎样过人的智慧与学识,更多的人,认识她,只是因为她是钱钟书的妻子。
其实更多的是,不认识她的人,她必没有周董有名,年轻人可能都不太认识她,记得我那日喜出望外的跟某人说,杨绛出新书了哦,那边答,等等,我认识杨绛,是不是王朔的老婆?晕倒。
女人,一个有才的女人,一辈子都活在丈夫的光环下,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个人的感觉,有失去就有得到,跟一个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而又是自己所爱,必定也是个幸福。
杨绛的新书,叫《走到人生边上》,想必看了前言的人都会激动,一个九十六岁的老人,写了这样的一本书,难道你不好奇么?
我是比较讨厌这样的感觉的,就好象JOHNNY CASH在最后的MV里唱,所有我爱的人都离我而去,然后镜头慢慢滑向苍老的钢琴上的手,还有一张JUNE的照片。
新书探讨的是,生命,人,灵魂,种种。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ULA说,你这时候不应该看这种让自己沉静下来的书。年轻人更需要斗志要aggressive。
不过书的本身,对我来说,具有着太大的吸引力,没有办法拒绝。
书,还没有来得及看,单就是作者本身的姓名,已经足够让我去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