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有“莫宣卿状元” 现有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

(2012-10-13 19:45:01)
标签:

莫言

节电

禄智

莫宣卿

杂谈

古有中国第一神童“莫宣卿状元”,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孝肃公宣卿祖生于广东封川(今封开县)风景秀丽的麒麟山下。
  莫宣卿名宣卿,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父亲莫让仁,博学能文,母亲梁氏,莫宣卿七岁时已熟读不少诗文,学会吟诗。一天,他与群童戏于河滨沙中。他遭戏弄,便吟诗道: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

现有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1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这是对莫言很好的激励。也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世界一流文学奖项的视野,在这之前我觉得我们是被低估的。”文学评论家白烨说。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从1982年发表作品以来笔耕不辍,先后创作有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逾80篇。

莫言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所呈现的复杂程度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和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莫言在当代中国作家的代表性,他是一个强烈关注现实的叙述者,“莫言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特别突出地按照民族讲故事的写法进行创作。现实主义的写法也是世界文学的主流,莫言正是代表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方向。”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奖,它的标准就是作品应关心人类命运,而莫言的作品,恰恰很好地体现出对文学本身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说,“他的作品写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故事,所透出来的却是对人类的关怀。”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文学,以特殊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身特色,汉语作为独特的书写语言,更使其具备独特的审美理想。

    多年来,莫言的重要作品已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瑞典文、韩文、日文、荷兰文等多国文字。

    莫言的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用5个故事交织展现了动荡年代下的被日本占领、土匪文化和困苦条件下的农民工。这一作品于1987年被拍摄成电影《红高粱》,由张艺谋执导。

    他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和《生死疲劳》等。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