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正式公布的贯彻“国八条”的“京十五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措施。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先前的限购政策之上,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京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京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北京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京籍居民家庭,暂停其在北京购房。
“五年时间”和“必须连续”这两项严苛规定,将相当数量的非京籍人士的购房意愿挡在了门外,而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京籍居民家庭在一定时间内也不再有购房资格。此举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上海、重庆试行房产税的影响,无疑会冻住去年一直疯狂的京城楼市。但成交量的凝固能否有效抑制房价,还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
在严格限购之外,“京十五条”中还埋有后手。首先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合理调节商品房价格的过程中,保障性住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保证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又缓解商品房的供求矛盾。“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房100万套,比“十一五”翻一番。其中2011年计划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万户,竣工保障房10万套。
二十年后,中国的房子会大量的剩余。从计划生育的结构看,会造成“421”的家庭结构,底下一个小孩,上头两个父母,两个父母上头又是两个父母。祖父辈有4套房,到父亲这一辈还有两套房,祖父死了之后这4套房都得留下来,结果房子就供过于求了,想卖都卖不掉了,所以,20年后,房子就大量的剩余,大量降价,大幅贬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