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ANIMAL」之斗兽场 |
中型猛兽之间的对抗,体型大小不是绝对因素。因此,尽管欧亚猞猁在体型上(体重、头骨长度)上要略微胜于狼獾,但并没有什么优势而言。决定两者胜负的关键,是它们的搏斗技巧和战斗决心。
在捕猎能力上看,两者虽都以小型动物(雉鸡、兔类、大型啮齿类)为主食,但都有猎杀大型动物的能力。且不同地区的种群,在食物的选择上是不同的,比如青藏高原的猞猁,就偏好捕杀中型有蹄类.。在东北亚,猞猁和狼獾都能捕杀原麝、狍子、幼龄鹿类动物。在青藏高原,猞猁能捕杀成年的藏羚。
另一方面,猞猁和狼獾都是小型食肉动物的杀手。在欧洲和北亚,猞猁是赤狐的主要天敌,最近看一篇瑞典报告,表明瑞典20%的赤狐非正常死亡都是由猞猁而为,有些地区为了降低\控制狐的数量而引进猞猁。此外,狼獾也会捕杀它的鼬类兄弟,赤狐,小型猫类也会上其食镨。
关于猞猁和狼獾之间的关系,俄国学者是作的最多,最深入的。现在的主流观点是,两者总的来说是一对竞争者。但我并不完全信服这个观点。我觉得狼獾还是占了一定的优势的。例如,在某些地区,狼獾会成为猞猁种群下降的一个因素。通常来说,北方深雪地带的猞猁会回避同狼獾的直接冲突,而狼獾,则经常跟踪猞猁而抢夺其食物。在某些情况下,年青的猞猁会在这样的冲突中被狼獾杀死。当然也有猞猁战胜狼獾的记录,那些都是大个雄性成兽。但几乎没有猞猁捕杀狼獾的报道。狼,则是猞猁最大的天敌,在狼种群密度高的地区,猞猁种群相对很少,或几乎没有,但狼却影响不了狼獾的数量。
为什么狼獾在与同级别的食肉兽的竞争中会有优势?主要在于它们的皮肤较厚,颈部粗短,四肢特别强壮,趾端具有长而锋利的爪(如果按大小比例看,我认为它们不会逊于棕熊)。同时,它们咬杀对手的部位是头部。狼獾头骨的双腭特别粗壮,从发达的矢状嵴和颞区来看,上面附着的咀嚼肌是相当发达的,再加上粗而厚实的犬齿,它们能给予对手毁灭性的咬杀。在俄国学者的调查报告中,也提到被狼獾杀死的猞猁,都是因头骨被咬碎而死的。这样的情况我本人也曾碰到,一位老同事在70年代到东北采集标本时,就采到狼獾和猞猁,当时还带回来一具残破的猞猁头骨,头骨脑壳完全被咬碎。据现在我的判断,能造成这种伤口的,也只有狼獾了(狼、虎、豹都不会去咬碎头颅) 。
在猞猁同狼獾的搏斗中,狼獾会占尽便宜,它们的身体结构使它们不太容易会被咬住喉部。同时,抗击的能力、体力上也有优势。反观猞猁,就显得很单薄了。猫科动物的身体结构,注定它是一个高度特化的职业杀手(它们的优势是针对它们的猎物),但不是同其它对手战斗的搏击运动员。除了顶级的大猫,如虎、狮、美洲豹,其它的猫类都会避免同大型犬类、鬣狗类、熊类动物冲突。只有在非对称情况下,它们才有能力击败其它食肉类,例如猞猁对赤狐,豹对胡狼、豺、马来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