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园公园2008年5月建成,10月开放,是天津第一个免费开放的大型新建公园。由于设计新颖,曾获2008年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2009年世界建筑节全球最高景观奖。但我前天走进这座公园,看到的却是荒芜衰败的景象,心中不免感到失望。
http://s16/middle/4cc5349dga2df627ef5cf&690
桥园公园位于天津河东区卫国道立交桥边,占地22公顷,原是一个废弃的靶场。经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设计学博士、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带领的设计团队论证比选,采用了在园区东、南一线挖掘带状湖泊,用弃土在西、北扇形弧线地带堆筑土山,同时在湖泊外侧修建廊桥的方案,使整个园区形成了山岭、平地、湖泊、廊桥错落有致的布局。特别是东、南两面总长630米的钢结构廊桥,更是对整个景区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高耸的廊桥和水面的高差对比,吉祥的大红和满园青翠的色调互补,观景平台的宽阔视野以及和土山的遥相呼应,都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图片:这是刚开放时的桥园。从东南方向进入桥园正门,对面是气势恢宏的“桥园馆”,右面是东侧的廊桥及湖面。那时,内侧跌水式花坛里开满了鲜花,亲水平台的空格里长满了菖蒲。
http://s1/middle/4cc5349dga2df64950e50&690
这是前天我拍摄的图片:花坛大部分荒芜,亲水平台空格里杂生着野草。
http://s10/middle/4cc5349dga2df66b95699&690
“桥园馆”既是一座桥梁博物馆,也是一座天津桥梁建设成就的陈列馆,但它近3年来一直没向公众开放。现在一层前厅成了一些评剧爱好者聚会演唱的地方。
http://s6/middle/4cc5349dga2df686ff2e5&690
廊桥依然挺拔,但一些木质构件腐朽变色,外挂的木制装饰格栅有的开始掉落了。
http://s11/middle/4cc5349dga2df6d52582a&690
廊桥外侧,原来设计有若干庭院式建筑小品。这是2008年拍摄的庭院五的照片:设计者从河道中运送木材的景象获得灵感,利用绿地和道路,来表达迂回曲折的流线空间感受。
http://s12/middle/4cc5349dga2df6effdf7b&690
现在,庭院设计的基本艺术元素还在,但是起陪衬作用的花草不见没了。
http://s16/middle/4cc5349dga2df70e4a5cf&690
土山和湖泊之间的大片空地,由道路和林木分隔为湖泊类空间、湿地空间、旱地空间,实际上,湖泊类空间就是一个个的坑,湿地空间就是一片片小沼泽,旱地空间就是一个个上面凹陷的土堆。公园刚建成时,这些地方人工种植的花草和野花野草十分茂盛,水面清澈,小鱼青蛙在莲荷浮萍之间嬉戏。可是今天的湖泊类空间变成了野生芦苇的天地,站在亲水平台上的人们,只能望着那暗绿的水面怀念过去的美景。
http://s6/middle/4cc5349dga2df732af225&690
所谓的湿地空间现在同样是芦苇的天下,一点也看不出生物多样性的特色。
http://s11/middle/4cc5349dga2df755d29ca&690
旱地空间的现状和设计意图相差更远,一个个土堆的边坡上,稀稀拉拉地生长着野花野草。土堆顶部的凹陷处,看不到积蓄雨水的痕迹,也看不到3年前人工栽植植被的痕迹。
http://s8/middle/4cc5349dga2df774b8ae7&690
这是另一个土堆的顶部,由于野花的点缀,还显得有点儿生机。
http://s8/middle/4cc5349dga2df796cb9d7&690
园区道路边,这里原是一片人工栽植的珍珠梅,现在成了一片荒地。除了原来栽种的马兰和费菜这类容易存活的宿根花卉以外,其余的几乎荡然无存。
http://s10/middle/4cc5349dga2df7b5436f9&690
在园区转了一圈之后,我来到“桥园馆”下阴凉处休憩。这时,一位评剧票友正在声情并茂地演唱《包公赔情》,可是却无法吸引我。我在思索一个问题:为整修市容环境,我们每年都要投巨资修建公园绿地,整修河道,开拓道路,可是,当年如花似锦的公园为什么荒芜衰败?整洁美观的一条条河道,为什么大多流淌的是污水?我们的大道为什么变成了一条条拥堵之路……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关链接:桥园之美看廊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5349d0100bf5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