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60多年的经历中,有不少终生难忘的记忆。其中之一:在美国 遭遇过最热的夏天,体验过46℃气温的滋味。
2005年10月,为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我和夫人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时值秋季,椰棕结实,柑橘挂金,天气不冷不热,加上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新生命的期待,感到就像到了天堂一般。
http://s12/middle/4cc5349dg8c7c7f5930ab&690,难忘在美国的那个夏天" TITLE="46℃ ,难忘在美国的那个夏天" />
但时间一长,我就看到了那“天堂”的缺点:土地干旱,植被稀少,尤其是夏天酷热。据气象资料记载,凤凰城历史最低温度摄氏—9度,最高52度----这是因为高耸的南北走向的内华达山脉挡住了太平洋的水气,克罗拉多高原光照充足,亿万年形成的沙漠戈壁影响所致。2006年4月1日,最高气温蹿升到31℃,女儿家的空调从此设定26℃自动开机,美国邻居和商场等公共场所早就设定24℃自动开机。5月1日最高气温36℃,6月1日40℃,7月1日43℃。其间气温虽然也有跌宕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升。
摄氏40多度,我和夫人从小也没经历过这么高的气温,但我们似乎没感觉出太热。这主要是家里舒适凉爽,出门车里不热,商场酒店还嫌凉。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有自动滴灌系统,不断补充的水分可以使它们抵挡烈日的炙烤。我要在户外干的活儿,就是每天给花树洒水降温洗尘,同时浇灌我们种的一些瓜菜。但那都是在太阳下山后进行,还没等到大汗淋漓,我的活儿就干完了。
但是,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始终期盼那里最高气温的出现,想亲身体验一下50多摄氏度下的生理心理感受。7月22日,听气象预报说气温会达到46℃,我5点就起了床,先到后院门厅,看了看吊在那里的温度计显示38℃,然后就向野外走去。
女儿家所在的Laveen Meadows在凤凰城西南30公里,是一个新建的卫星镇,附近是农田和牧场。走出家门,感觉路面是温热的,原野上漂浮着似雾似汽的薄纱,几只流浪狗趴在草地自动喷灌机旁嬉闹,奶牛场的巨型风扇不断卷扬起一团团水雾,为正在反刍的奶牛降温。一望无际的原野里,棉花盛开,甘蓝结球,一片蓬勃葳蕤。但走着走着,我的头上开始冒汗,等到惨白色的太阳露出地面,顿时感到像站在了浴霸之下,浑身汗水忽地一下涌出来将衣衫浸湿,等7点多回到家时,温度计显示41℃,我的衣服除了衬衣领子是干的外,其他全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了。
早晨体验过后,我还不甘心。趁着那天是星期六,我鼓动全家出去购物吃饭,而且建议在下午3半点气温最高的时候出行。下午3点25分,温度计显示46.2℃,外面的空气干热蒸腾,就像小时候进到烤烟房里一般。汽车行驶途中,只见路旁的豆科类灌木卷起了叶片,向日葵叶子也有些萎蔫,但田野里依然有拖拉机http://s5/middle/4cc5349dg8c7c40fa7b44&690,难忘在美国的那个夏天" TITLE="46℃ ,难忘在美国的那个夏天" />在中耕,高速公路工地上依然有工人在维修路面。等我们买完东西吃了晚饭回来后,温度计显示43℃,我赶快抄起水管给花木喷洒,给瓜菜浇水,等干完活儿,像洗了一个彻底的桑拿浴。
从7月22日之后,我又进行过多次高温体验,遗憾的是那年气温再也没有高于46.2℃,但从此以后,我抗高温的生理心理能力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几天天津高温,每天都在35℃上下,气象预报说明后天会达到37---39℃,但我一点也不在乎。女儿一家去南方旅游,每隔两天我要去她们家浇花喂龟喂鱼喂仓鼠,来回坐车40多公里也没觉得太热。前天骑车去看望一位重病老友,顶着大太阳来去两个多小时也没感觉太热。这,也许我的身体还算健康,抑或是古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理体验在起激励作用吧!
图片上:夫人在凤凰城热带植物园留影,她身后就是亚利桑那州的州花——巨型仙人掌萨瓜罗。
图片下:当地印第安人的土屋,厚土墙,半地下,可以抵御高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