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
(2013-07-10 06:54:32)
标签:
艺术小提琴谢添任中央音乐学院独奏娱乐 |
分类: 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历史 |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谢添任吧。他,1994年10月出生在滨海城市惠州,自2000年起开始学习小提琴,2007年9月至今,师从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朝阳先生。2011年成为漫步者音乐家基金的培养对象。2012年7月,谢添任以小提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此外,他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比赛的金奖,并在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中受到关注。那一次,在CCTV,他没有获得应有的名次,却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驻足。著名小提琴家、大赛评委会主任薛伟说出了“给我一个非常好的意外的惊喜”的肯定。
今夜,是谢添任人生第一场小提琴独奏会,时间选在大一期末考试的缝隙。单是看时间的选择,已是技高一筹和勇气一流了。且不说一场独奏会的工作量有多大,单是迎接专业考试就得付出超常的精力和努力,但是,谢添任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向前迈了一步。此刻,
他的演出曲目是:
显然,这些曲目是林朝阳教授根据谢添任的音乐内质而作出的精心选择,形成谢添任琴弦方式的特殊理解和音乐语汇,从而共同倾诉着这对师生的音乐风格、社会见解和生活态度。 看谢添任的琴弓在琴弦上自由而又在控制范围内游走撩拨跳跃,像银鱼似精灵如蚱蜢,却又不失沉稳。每一位观众都明显地感受到,谢添任是将他的心声融入到他的琴声中,看,他的身子随着不同的旋律,有时会稍微螺旋式向上,有时会水平式左右,间或跳跃式略微前后。谢添任以自己这种独特的方式,和小提琴互诉衷肠,和观众互款心曲。
演奏伊萨伊第三无伴奏奏鸣曲时,原本安静偌大的演奏厅,更加显得万籁俱静鸦雀无声,只听到谢添任的琴弓与琴弦流动的旋律,就好像空气中散发着琥珀香,好像夜的尽头有恋人翘首的等待,好像万叶千声喁喁絮语都在地平线的另一端响起。最难能可贵的是,我感到全场的观众似乎随着这一切,与谢添任、与他的琴、与他的演奏厅,建立起一种相互抚慰相濡以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演出本该到此结束,演出却没有到此结束。应观众热情的要求,谢添任和他的同学陈思还为大家加演了一段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云来雨至水到渠成的小提琴独奏会。 倾听谢添任的盛夏初衷,我听到了如梦似水,一片冰心;我听到了如海似洋,一望无际;我听到了如痴似醉,一醉方休。盛夏夜晚里所有的喧嚣与浮躁、所有的空虚与谎言,所有的不够和不该,都在那一刻消失和不存在。与其说音乐是从谢添任的小提琴中流溢而出,不如说音乐是从谢添任的整个身心灵喷涌而至,从而将整个演奏厅水一样淹没,淹没了倾诉,同时也淹没了倾听,只留下感动和感受浸润每一位观众的身心灵。 我分明看见,谢添任的琴声掀开了夜空的衣角,梦醒时分,天光迸发,无数水晶与钻石,一泻千里,光芒万丈。 也许我有点文学惯性的臆想,对于小提琴所倾诉的语汇,我不够专业,只是表达了我个人作为普通观众的音乐感受,无法更具体更到位地点评。但谢添任的琴声,与盛夏的夜色水乳交融,那样自然而然地沁人心脾甘饴怡人,让我们粗糙的心得以湿润,继而有如此这般的舒展,这一点,确实让我相信: 那妙不可言的琴声在我心里荡漾起一圈圈清凉动人的涟漪,它不会消失,将来,一定会变成一圈圈岁月的年轮,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定格。
2013.6.29.初稿.北京
2013.7.1.二稿.大亚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