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卫妇社〔2011〕4号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是整体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我市社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医改总体部署和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定岗定编为突破口,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改革;以制定和实施布局规划为先导,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规范指定人群健康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以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为手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监管,提高市民的利用率和信任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
根据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穗卫〔2011〕2号),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工作。
(一)实施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定岗工作。会同市人社局制定《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设置指导意见》,指导区(县级市)建立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落实定岗核编工作。各区(县级市)卫生局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尽快启动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定岗工作,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综合改革,在上半年完成核编定岗工作。同时规范人员配置,吸引优秀医护人员留社区、进社区工作,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扎实、熟悉社区的服务队伍。
(二)推进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会同市人社局、财政局指导各区(县级市)卫生局抓紧落实区(县级市)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经费,在实施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对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绩效工资改革。
(三)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独立”工作。各区(县级市)卫生局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称进行执业登记,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及以上名称。同时加快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独立”工作,在中心内部实行“一室二部制”管理。指导有条件的区(县级市)探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财、物和后勤一体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四)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社区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二、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制定和实施《2011-2015年广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域卫生资源,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布点。争取年内完成尚未设立中心的天河区猎德街、黄埔区荔联街、南沙区珠江街,增城市增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重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各区(县级市)卫生局要加强同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等多部门协作,多渠道寻找和解决房源,加快业务用房建设力度。2011年争取完成6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以及新医改方案25所中心和9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选址建设任务。
(三)认真组织实施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备购置工作。组织专家修订《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指导各区卫生局按照《关于加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备更新和配置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核查2007-2010年政府补助基本设备配置落实情况,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
三、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
(一)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一是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切实向广大居民免费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年度重点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落实重点人群年度体检。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的通知》,推进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和运用。2011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达到60%,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档率、健康检查率达到60%以上。
二是建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服务示范点。按照《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10年版)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社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职能,加强培训,定期督导,做好信息收集分析、反馈等监测工作。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指导各区(县级市)建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示范点,以点带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高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市、区(县级市)卫生局分别牵头组织召开综合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分析问题、推广经验,以大医院和区属综合医院为依托,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质量的指导,提高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二是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专项培训,促进应用中医药及其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在社区居民中推广使用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健康处方,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研究制定《广州市家庭病床管理办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病床管理,规范家庭医疗服务。
(三)全面推行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模式。2011年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开展网格化服务,社区居委覆盖率达到70%以上。责任医师团队要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和贫困居民为重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强化居民健康管理。同时加强责任医师团队的宣传,做好“三定点、四公告”,逐步提高居民对责任医师的知晓率。
(四)扎实推进社区卫生人员培训。扎实推进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确保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率达到100%。同时各区(县级市)要广泛开展社区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卫技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技能、社区现场救护水平以及健康教育技巧,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社区管理。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三级绩效考评机制
组织制定《广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办法》,并结合信息化工作,研发绩效考评信息化模块,提高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市、区(县级市)分别成立由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实施考评,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机制,考评结果将作为各级政府核拨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以及聘任管理人员和实施绩效工资的依据。统一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
五、落实社区卫生功能,确保文明城市相关指标达标
各区(县级市)卫生局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0版)的要求,在区(县级市)政府的领导下,制定辖区创建文明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部分工作方案。通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确保文明城市相关指标在2011年6月前达到A级。市卫生局将于2011年8月委托市社情民意中心实施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率调查。
源自广州市卫生局官方网站:http://www.gzmed.gov.cn/portal/site/site/portal/gzmed/showcontent.jsp?contentId=7875&categoryId=3424&siteName=gzmed&categoryCode=0010030030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