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时评:医改成功离不开“内生动力”

(2010-06-22 21:07:57)
标签:

卫生

医疗

改革

新华社

健康

分类: 心路、原创与友情转载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周婷玉)北京市近日公布的医改方案承诺,拿出“真金白银”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范围和比例。其中的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的改革试点,尤其令人期待。
  这一支付方式是通过科学测算某种疾病所需总费用,由医保机构直接支付给医院,盈余归医院,超支则由医院补齐。此举体现了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鲜明意图,必将有效弱化开“大处方”的冲动。
  长久以来,以药养医和“大处方”一直是造成群众医疗费用居高难下的主要原因。相关各类政策措施由于直接影响了医院和医生的现实利益,在执行过程中频频遭遇或明或暗的种种阻碍,实际效果不免打了折扣。
  究其原因,政策的执行力有待加强是一方面,医务人员开“大处方”和拿“药品回扣”的强大利益驱动也不容忽视。
  由于医疗行为高度专业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医务人员对治疗握有绝对主导权。如果医改措施不能正视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诉求,妥善协调他们和患者间的利益关系,那么即使出发点再好、规定再严的政策都有可能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最终难以让患者得到实惠。
  目前,由于补偿机制不到位,在逐步取消以药养医之时,以“检”养医开始抬头:。。。。。。现实一再表明,如不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药费用可能永远是一个“无底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仅要靠医德教育和硬性规定去“堵”,更要通过有效有力的利益引导来“疏”,满足其合理利益诉求,调动其“内生动力”,实现医院医生有利、患者病人受益的双赢结果。这样,好政策就有了贯彻执行的坚实基础和有效驱动。
  最近,“一毛钱处方”案例广受社会关注。医院不对医生用药进行考核,而是考核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医生失去了开“大处方”动力,医疗费用自然应声而落。
  医疗改革关系民众健康,关乎社会和谐。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深入研究问题症结,厘清各种利益关系,对症下药拿出对策是成败的关键。患者的利益要保护,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也要维护。协调平衡好相关方的利益,调动好各方积极性,包括医改在内的各项改革,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中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