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月下荷锄归人
月下荷锄归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373
  • 关注人气: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预防慢性病防治参考目录

(2009-02-26 20:56:22)
标签:

卫生

中医药

预防

慢性病目录

健康

分类: 中医药学与社区卫生服务

***区中医药“两创”中医药预防慢性病防治建档参考目录

(仅供参考)

一、社区诊断(可归放相应指标盒)

利用中医药理论进行社区常见慢性病流行病学和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有行为干预计划、效果评价(如慢性病中医药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等)。

二、中医药防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三、制定常见慢性病中医药预防方案(指南)(可参考彭炜主编《社区中医诊疗实用教程》)。开展中医药预防慢性病的咨询(诊台、电话、电子邮箱、网站)、指导、干预、

体格检查(如中医体质辨识)制度。

四、开展不少于2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缺铁性贫血、血脂异常、消化性溃疡、缺铁性贫血、老年性骨关节炎、牙周病、龋齿、根尖周炎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一)制定慢性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工作指南或方案

可参考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科可提供电子版模板。结合本中心实际,适当修订)。  

(二)根据社区具体情况,提供慢性病中医药防治服务项目(如:中医体质辨识、辨证施治、运动调摄、膳食调养、针灸、推拿、贴敷、药枕、磁疗、熏蒸、单方验方、中成药、心理调节等,开展6种以上)。

(三)每年至少一次对医务人员进行社区常见慢性病中医药预防的培训(通知、签到、讲义、图片等。或参加相关培训,如:社区诊断、居民健康档案、肿瘤网络报告、死因网络报告、高血压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等)。

(四) 建立和实行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门诊日志    中心登记本    建立健康档案或高血压病专档)。

建立建议4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糖制度。

(五)编写和派发社区常见慢性病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册子或宣传单张、健康教育处方等。

(六)中心设立慢性病宣传栏或健康小屋等,出版或张贴慢性病中医药预防资料(每年至少2期次)。

(七)举办慢性病中医药预防和自我管理讲座(医务人员主讲或视频播放,每年至少2期次)。

在各种“慢性病日”(如高血压日、糖尿病日)开展中医药宣传和咨询活动。

(八)功能社区(居委、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等)设立中医药预防慢性病等宣传栏和派发宣传资料,进行中医药预防、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慢病调摄、睡眠调适、中药饮食治疗、亚健康状态中医药调理和测量血压、身高、腰围及体重等技能的讲座(项目不限,每功能社区每年至少1次)。

五、与辖区内区、省级中医院或其他上级医院建立慢性病双向转诊制度。

六、设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咨询电话,设立家庭病床,用中医药理论指导慢性病人诊疗、

护理和生活(制度、职责分工、出诊登记本、家庭病床病历等)。

七、健康档案

体现中医药内容(如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保健档案等)。

建立不少于2种慢性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档及随访记录。

八、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等科研,将中医药科研成果应用于慢性病预防(非要求项目)

(注:本目录、内容和其中频次仅供参考!个别项目和内容可能与其他专线要求重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