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居民健康档案
新医改方案有一项“在全国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理想的居民健康档案起码应该有以下的特点和功能:
一、国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使用统一的系统和数据库。
二、国人从一出生就建立基础健康档案,与身份证明、计划免疫、社保医保、学习证明、金融、保险等合为一体。健康档案一般由户籍、出生、常住或临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首次建立。
三、支持区域管理和全行业管理原则;在保障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区域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公费医疗保障、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系统、公安和国家安全、财政、民政、计划生育、银行等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权限内共享健康档案资源--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利用健康档案网络(有线、无线上网,身份和权限验证准入)。简单的例子,如:**市生局因为工作的关系可以查阅本市居民的健康档案和统计资源,了解本市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医疗卫生政策研究和决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查阅本街道居民的健康档案——了解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分布、社区卫生诊断信息和统计资源等,开展“六位一体”工作。
四、与居民身份证、医疗保险卡、金融支付系统卡等融合,并支持数字确认、指纹甚至虹膜识别等途径直接进入档案系统和支付医疗费用系统等。如:某君是孤寡老人,一人在外地旅游昏迷,被人送入某医院,医院通过他的身份证或他的指纹或其他身份材料迅速调出他的健康档案,了解他的基础情况、既往史和治疗史,就能很快进行诊断、治疗。在出院时,医院的病历管理系统将他此次住院情况自动导入他的健康档案,他用医疗保险和或金融支付卡(实则为一个卡)轻松的进行住院费用的结算......
五、。。。。。。
唉,这个居民健康档案看起来好象还不错。可只是南柯一梦!要实施起来,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