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之一--概述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长期紧张疲劳、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失衡逐渐积累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方式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仍决定于生活方式。
在各种慢性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是社区防治的重点,都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等几种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关(表1-1)。慢性病各种危险因素之间及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基本明确,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图1-1)。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一般依从正常人→高危人群(亚临床状态)→疾病→并发症的过程,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表1 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
慢性病
|
心脑血管疾病
|
糖尿病
|
肿瘤
|
呼吸道疾病
|
吸烟
|
√
|
√
|
√
|
√
|
饮酒
|
√
|
|
√
|
|
营养
|
√
|
√
|
√
|
√
|
静坐生活方式
|
√
|
√
|
√
|
√
|
肥胖
|
√
|
√
|
√
|
√
|
高血压
|
√
|
√
|
|
|
血糖
|
√
|
√
|
√
|
|
血脂
|
√
|
√
|
√
|
|
社会经济状况
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吸烟 年龄
饮酒 性别
不合理膳食
种族、遗传
静坐生活方式
中间危险因素
(生理指标):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疾病: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图1-1
常见慢性病及其共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慢性病防治要考虑以下原则:①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4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进行生命全程预防;②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同的防治;③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④传统保健系统服务内容、方式向包括鼓励病人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专档,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等内容的创新性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发展,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行动;⑤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