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建“幸福小学”,再让农民工进城
(2012-11-16 08:06:44)
标签:
人士中小学压力许多层面杂谈 |
中卫在线综合讯:农民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十八大期间,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也表示,中国政府在十方面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第一,进城有工作;第二,劳动有合同;第三,上岗有培训;第四,干活有报酬;第五,参保有办法;第六,住宿有改善;第七,维权有渠道;第八,生活有文化;第九,子女有教育;第十,发展有目标。
网络小丑星短评:
话说起来很轻松,但要落到实处,谈何容易。农民工进城,如果不稳步推进,不但会给农民工本身造成诸多的不便,而且给所在的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农民工进城首先是工作的连续性问题。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上打零工,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工作,这样在经济发展初期,大量需要岗位的时候倒没有什么。但是一旦经济发展脚步受缓,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农民工。其实,现在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倒子。一些国企单位在扩建的时候变着法的使用农民工,而一旦遇到困难需要减员增效的时候,则首先从农民工下手。
其次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丑哥的一位堂弟去年全家搬到县城,搬进去以后,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他把附近的四五所公立小学找到了,就是因为户口没有转到位而被拒绝。今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必将给城市的中小学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十八大以后,希望各地能尽快建立一些“幸福小学”,来接纳农民工的孩子。
再次面临的是住房问题,如今我们在城市上的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还只是停留在“城市贫民”这个层面,还没有考虑到进城农民工,绝大多数农民工租住在城市边缘区,而随着进城人数的增加,房租也逐年递增,无形中加重了进城农民工的负担。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外,还有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的建立等,这虽是后话,但也得从现在开始着手。(吕梁远)
作者吕梁远,名博,书画家,艺术评论家,简生活倡导者。书法作品被各国政要和民间人士广泛收藏。 QQ28208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