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残疾老师是某领导的大舅哥,还会影响形象吗?
(2011-09-15 07:45:28)
标签:
教育 |
综合讯:郭省3岁时即患上小儿麻痹症,他从1991年10月起在河北蔚县宋家庄镇做代课教师至今,20年间每次教师“转正”都与他擦肩而过。2007年当地县委书记表示郭省“转正”会损害蔚县的教师形象。当地宣传部负责人近日对记者表示可以采访郭省,但不能提转正的事。而蔚县教育局则称郭省之所以能当20年的代课老师,是因领导同情其身体残疾,在历次清退代课教师时保留了郭省的岗位所致。
网络小丑星短评:
看来当地教育局的官员还是挺有同情心的,这种同情心虽然感动得一个叫乔志峰的网友眼泪哗哗的流一个晚上。但丑哥看到这样的报道后只有心酸,怎么也感动不起来。
假如残疾老师所在的小学不是没有人愿意去的边远山村,而是在县城,即使他再有水平,恐怕位子早被别人挤占了,他早就被清退,他也就不可能当上20年的代课老师。
又假如残疾老师是某领导的大舅哥,教育局仍然会象现在一样熟视无睹,让他老人家当一辈子的代课老师吗?恐怕早就被转正,并被当成典型在全县推广,成为全县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而不是影响形象。我们口口声声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唯才是举,可在某些官员的血管里却始终流淌着任人唯亲的血液,“一人成仙,鸡犬升天”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此风不刹,恐怕会有更多象郭老师这样的真正人才受到歧视的。
如今影响老师积极性的,并不是待遇不好,而是待遇之不公。明明你的教学水平很高,而且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但是评职晋级的时候却靠边站。校领导往往会把这些福利送给那时平时溜须拍马,不务正业的老师,甚至是不教书的后勤老师。鉴于这种情况今后教师定职称评先进的时候最好由学生来选票产生,最起码比校领导的关门研究公开公平公正一些。(吕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