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双硕士北大丑星佼佼者杂谈 |
人民网:深圳一名刚从北大毕业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因试用期末位淘汰被解聘,而跳楼自杀。日前,涉事的大成基金回应媒体称:该公司在职员工均正常工作,已离职人员或实习人员是否有此事则不了解。记者了解到,基金行业竞争残酷,末位淘汰甚至“被下岗”是常有之事。
网络小丑星短评: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忍不住要说两句。
按理说,能进入北大已经是佼佼者,能拿到双学位,能挤进“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项目的毕业生更是佼佼者之中的佼佼者了,却因一时受挫而走上了不归之路,真让人有点惋惜。
北大本是一所人文综合院校,人文院校首先应该培培养学生的处事和融入整个社会的能力。然而,近年来北大的教育成果却很令人失望。这与北大的固步自封有很大的关系。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而不思进取,改进原有的“老子天下第一”的老思想。去年北大率先实施中学校长推荐制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们还是实行高考录取制,而北大硬要抢先一步,拔掉尖子生。是谁给予你提前挖走人才的特权,这对其它学校来说公平吗?如果每个学校都象你北大这样,那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既然你录取的是优秀生,你就应该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竭尽全力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而事实情况是,人家往往给你北大送去的是龙胎,你给人家生出来的是犬子。于是便出现了北大生卖肉度日、北大生拣垃圾为生这样的怪现象。同是著名学府,人家清华怎么就很少发生呢?
看来是北大的教育方向有问题。双硕士因工作未过试用期跳楼自杀,固然与自己懦弱的性格有关,但北大也难辞其咎。一个经济学与金融学双硕士毕业生,连一些起码的工作都无法胜任,试问,学校到底为学生教了些什么,学生到底在里面学了些什么?而且这类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屡有发生。2006年10月,北大信息科技学院研究生成俊因为堪学业压力而自杀;去年6月28日,北大研究生贾昊于6月28日跳楼自杀。
不管怎么样,网络小丑星是坚决反对这些天之骄子动不动就自杀的行为,前些天刚刚发生过女大学生不愿当公务员,与母亲争执跳楼自杀一事。这不又来一个双硕士跳楼。真希望这样的蠢事以后少发生为好。一个人的生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社会的,更是属于亲人的,希望有如此倾向的人多想想亲人,想想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一下子钻进了死胡同,走上不归路。(网络小丑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