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沈阳不如听刀郎,刀郎“失踪”之谜(图)

标签:
丑星东北二人转键盘乐器黄段子刀郎小沈阳娱乐 |
小沈阳的走红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丑人的朋友老胡就是一位小沈阳的铁杆反对者。他说与其看小沈阳还不如听刀郎。他说:
“春晚过后,小沈阳可谓是大紫,有关他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当人们捧了一段时间后,静下来一想,小沈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他对刀郎等歌曲的模仿。其余那些小把戏在东北二人转的演员中一把一大把。我也从网上看了几段小沈阳的表演,除了低俗就是无聊,娘娘腔的不说,动动不还来段黄段子。我就弄不明白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得到你们这些人的热捧呢?”
网络小丑星无言,且不和老胡争论,我们这里说说刀郎吧。
刀郎原名罗林, 1971年出生在资中县罗泉镇一个普通艺人之家。16岁初中还未毕业的他从资中县来到内江一个歌厅里学习键盘乐器。两年后又到成都、重庆、西藏、西安,跑摊混了4年多。后来,一边漂泊一边学乐器;1991至1995年在海南拼打,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新疆姑娘小朱,1995年随其来到新疆,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
自此开始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1995年至2004年,曾担当新疆德威龙音像公司音乐总监,乌鲁木齐罗林音乐创作室首席制作人。推出的《西域情歌》、《大漠情歌》、《丝路乐魂》、《丝路乐韵》等唱片颇受欢迎。特别是他2004年推出的《2002年第一场雪》更是红遍大江南北。
刀郎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他的声音特点很象新疆南部麦盖提县“刀朗族”人的特点,质朴粗犷,沙哑中含着清亮,还带有一点秘色彩。
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与其歌声的火爆成鲜明对照的是,刀郎的为人特别的低调,人们在煤体中很少见到他的踪影,2004年以后他好象从人间蒸发,直到去年3月,他才推出了一辑《红色经典》,可里面都是一些翻唱的革命歌曲。人们并没有见到刀郎的原创。
刀郎的“失踪”有两个版本。一是说刀郎一开始就不受业内人士的欢迎(有些所谓的艺术家好象专门是靠打压别人为生的),受到排挤。歌虽然红了,人却红不起来。二是刀郎太热爱自己的歌唱事业,在新疆某地置办了一套别墅,专门在那里创作歌曲。
但不管怎么样刀郎的“第一场雪”比别人来的更晚一些,但消融的也太早了一些,如果真如第二种说法那样,我们期待着他能创作出更美妙的作品奉献给大家,到时让“刀风”刮得更猛烈些吧。(网络小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