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当选残联主席,实至名归(组图)

标签:
中国残联主席人格魅力脊髓病张海迪杂谈 |
新华网: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3日选举邓朴方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名誉主席,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不论张海迪以前担任过什么样的职位,但从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和人格魅力等,丑人认为张海迪当选为残联主席,名至实归。
张海迪,1955年秋生于山东的济南。5岁因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艰难的求学过程,自学完中学课程。
1970年,15岁时跟随父母到聊城农村,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此外,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迎得了当地村民的尊重。更令人佩服的是,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张海迪自学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从没有沮丧和沉沦,始终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当时就被人们誉称为 “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
张海迪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尊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于助人的人格魅力。她的“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至今仍像一盏盏明灯,点亮着一个个受伤的心灵。(网络小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