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为十万元的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作品最多值两千!

标签:
书法丑人中国书协艺术品张海杂谈 |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的艺术品投资也受到了影响,就连香港的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低迷的态势。在
10月8日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其对1690件拍品的预计成交额为20亿港元,但最终成交额为10.98亿港元,仅达预估价格的一半,远低于去年同样拍品件数所达的17.7亿港元。
但在我国,一些人却在炒作着这样一种说法,说是由于金融危机,人们将以前用于炒股和其它投资的资金现在用于艺术品投资上,艺术品投资反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书画市场风头正猛。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起哄。盲目跟进。作为一位艺术家(自封的),丑人并不反对大家来投资艺术。但是也希望大家尽量收藏到物有所值的作品。就拿书画市场来说,最好不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一些人不知就里,就看名气大小,一听说是某某书协主席的字,就认为一定很值钱。但大多数行家并就这么认为,就拿中国书协现任主席张海的字来说,他的作品2004年每平方尺大约为1000元-1500元,2005年为2000元-3000元。现在一幅四尺作品动辄10万。凭心而论,张海的为人确实不错,也为中国书法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作品在当今中国书坛上充其量也不过是中等水平,充其实也不过和丑人的作品差不多,丑人认为卖到二千元也就最高了(丑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每个人心中都对艺术品有一杆称,如果有人认为张海主席的字值千万,甚至上亿,丑人也不反对)。
关于中国书法作品的定价问题,丑人这里再啰嗦两句,已故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对亲口对丑人说过,“有人问我们的作品为什么要定这么高的价格,我回答,如果我们前几位的作品价位定不上去,你叫底下的人怎么混。”这句听起来好象有一定的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因为艺术品的价格绝不是由艺术家本身能掌控的。
现在有好多人错误的认为,投资艺术品就一定能赚钱。其实艺术离不开炒作,炒作起来的东西并不一定值钱,比如某画家的一幅画,今天可能值50万,到了明天,也许过气了,10万都没人要。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好进难出。你花大价钱收购书画等艺术品,本来想大赚一把,但如果卖不出去,再值钱的东西也只能变成“藏品”了。
刚进圈的朋友很容易跟风,那位艺术家的作品走红就收购,而不去建购自己的收藏风格,一旦流行风向转变,他的收藏的一大堆所谓的精品很有可能就成了积压品。
另外当今中国书画市场仿冒品泛滥成灾,书法如中国书协原主席启功的书法作品以及前文所提到的刘炳森、张海等人的书法作品市面上的赝品特别多;市面上黄胄、范曾等名家的国画作品绝大多数是赝品。
艺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网络小丑星)
丑人的书画见丑人的博文:
http://lyuddd.home.news.cn/blog/a/010100001788002D568F3BB5
本文第一时间发表在:
http://lyuddd.home.news.cn/blog/home.do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