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七年

(2008-08-08 07:07:55)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张衡

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

历史教科书

中国

成功复原

王培波

文化

分类: 社会

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七年

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七年

 

新华网:失传千年的东汉张衡地动仪又重现人间!85日,受国家“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委托,山西夏县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宇达集团成功铸造完成“张衡地动仪”。其造型设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王培波教授等完成,宇达集团选用优质青铜精心铸造,将在新落成的中国科技博物馆展出。

    据悉,国家“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河南博物馆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地震学家冯锐任课题组组长。

    东汉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创制地动仪,成为人类第一次利用惯性成功测震的仪器,是现代地震学的奠基石,后失传于东汉末年。而今公众看到的地动仪既非原物又非出土文物,而是后人根据史料记载所设计的复原模型。为了正确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针对传统复原模型不能“工作”等早期研究中的失误与问题,该国家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艰难研制,攻克了张衡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验震等难题。新模型不仅更加符合史料,而且既能够验震又可以强抗干扰,直观生动地展示出张衡的科学思想,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李尚鸿)

看到这则报道后,丑人曾想起在20075月写过的一篇文章<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六年>,这不又过了一年多,丑人将名字改一个字供大家分享。

 

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六年

/网络小丑星

张衡其人

张衡(公元78—139年),河南省南阳石桥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和科学家。著有《西京赋》、《东京赋》等22篇文学作品。公元111年官拜郎中,后调任太史令,发明有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中这样写道:“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张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见《后汉书》张衡传)          

                                                                                                                               史书上对候风地动仪的记载

《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大概的能了解到这样一些内容“候风地动仪”制成于东汉阳嘉元年(132年),青铜铸造。仪体形状像汉代酒樽,表面装饰有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内立一根铜都柱。都柱周围有八条滑道。仪体的外部装有八条龙,分布在八个方位,龙口各含铜丸一个,龙头下方各放置一个张口向上的铜蛙(蟾蜍)。仪体内部装有机关,与体外龙头相连,一旦发生地震,机关被触发,龙口打开,铜丸落入铜蛙口中,发出声音,使掌管人知晓,并能判明地震来源的方向。

 

教科书中的模型存在好多争议

历史教科书上引用的大多是目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震仪模型,就是根据王振铎的设计复原的。完成于1951年。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人们对汉代器物、图案的研究发现这套模型有好多地方值得商榷。有专家提出其主体与汉代的“樽”的造型大相径庭,也有学者指出,这件模型的“龙”的造型,是明清时期龙的风格。

                     历史教科书上《候风地动仪》模型蒙蔽了我们五十七年

历史博物馆王振择先生复原的地动仪

 

新进展

传中国科学家已经对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的研究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至于地动仪的外型设计,一些专家、学者、美术工作者虽然对此模型提出不同意见。但一直存在着分歧,我们期待能更好的模型展现在世人面前。

 

丑人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地动仪中共有十六颗铜丸,龙口八个,里面机械设置中又安置了八颗,一旦哪个方位有地震发生,这个方向的一颗铜丸通过滑道,撞击龙口的那一颗,使其落入蟾蜍口中。

蟾蜍和地动仪的主体连为一体,是地动仪的足部,蟾蜍的头是朝外的,(不是象以前的模型那样头朝里),正因为连为一体,所以才能“振声激扬”

 

补记

张衡的另一重大发明为浑天仪,浑天仪是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在表演浑天思想的“浑天仪”。今年韩国发行1万韩元纸币图案中出现了“浑天仪”,不管其用意如何,但对国人来说,加紧研究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和科技成果,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应负的历史使命。(文/网络小丑星)

当时所发文章地址链接:http://lyuddd1234.blog.hexun.com/9501379_d.html

http://blog.voc.com.cn/sp1/lvliangyuan/02433524501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