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款下落不明,难道让死刑犯杨彦明终其老?(图)
标签:
爱在中国行法律巨款死刑一把手杨彦明中国贪官反贪杂谈 |
两次一审,当被问到贪污的赃款去向何处时,被称为“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案”被告的杨彦明,在法庭上一直固执地保持着沉默,宁可领死,也不交待赃款的下落。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笔6000余万元的巨款仿佛从人间蒸发。杨彦明被羁押4年,始终“守口如瓶”。
于是有人担心,一旦杨彦明被二审判处死刑,这笔巨款,连同其身后不可见人的秘密,或将永远沉没于记忆的死亡之海。钱列阳律师认为:
但检察机关的反驳,同样鞭辟入里:“如果不严惩犯罪者,那么就会向社会传递一种错觉,即认为只要不说就可以‘免灾’。”
杨彦明被判处死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了,但在执行的时间上来说,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立即执行吧,6000多万元的巨款很有可能随着杨彦明的离去而石沉大海。不立即执行吧,法理不容,人心难平。难道真的只能让领死刑的杨彦明一直活到老?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才能挖出杨彦明后面的“硕鼠”来。杨彦明守口如瓶,检查机关和公安机关难道真的一点办法就没有了吗?
有朋友认为,公安机关可以从已被捕的其它相关人关对案件进行侦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检察机关可以从杨彦明平时交往的亲朋好友、同事那里找到突破口,看杨彦明平时和哪些单位、哪些人员(包括其上级领导)过从甚密,立即展开调查。任何官员都有义务接受检察机关的调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如果说检查机关认为调查后相关领导没有一点过错的话,可以给其补偿费。在反贪行动中,所有的领导都应该积极配合检察机关的工作。今后国家可否考虑所有的公务人员都应该加入到反贪的队伍中去。
杨彦明案件至少带给我们如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当事人一死或者一跑,难道案件就一了百了?很显然,即使没有当事人,我们也应当将案件追查到底!我们绝不能因为抓住大鱼而放走小鱼,也不能因抓住一条关键的小鱼就认为事情解决,万事大吉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绝不能忽视小鱼幕后的大鱼。二是正是因为当前实质性一把手(注)的权利太大,所有的大的经营都为其一手操纵,导致杨彦明为所欲为,到关键的时候一毁证据,耍起死狗来,任你包公海瑞也甭想从其口中掏出半句有用的话来。现在是该削弱一把手权力的时候了,我们的国企与相关权力机构不但要民主务政,而且更要监督经营,不能只让一把手说了算。(文/网络小丑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