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可以“流产”,但要尽量避免 “人工受精”(图
标签:
爱在中国行生活作风处级干部组织部门上司张丽萍玉溪杂谈 |
《新京报》6月26日发表了一篇“云南玉溪处级干部公开选拔发生泄密事件”讲述了玉溪处级干部公选“流产”的前前后后。显然有“人工受精”的成分。
既然是考评,其试题必然是对干部能力的一次检阅,考题应该是科学、公正、合理的。既然你认为考试题不合理,干吗非要走这一程序呢?
对前三名落选理由的解释有点牵强附会,甚至有点滑稽!“不任用第一名李冬梅,是考察中发现无论群众认可度还是工作成绩,她都不如第二名张丽萍。”这个理由看似有道理。可接下来比李冬梅强的这个人却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排除在外。妙!以第二顶掉第一,再找个理由排除第二!但妙归妙,人们看了报道后不禁会问,既然李冬梅作风有问题,干么不在公选前就将其刷掉!等到公选后才指出“张丽萍有生活作风问题,而组织部门无法查证,所以组织部门认为任用张丽萍有风险,于是建议市委常委会不任用。”显然这种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
难怪玉溪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次公选,总体来说还是很公平公正的,但是在统战部副部长职位的问题上,最后还是回归到了某些人说了算的老路上,而完全置考察成绩不顾,成了一个闹剧。”
目前我们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还存在有任人唯亲、任人唯礼、容易接受上司的暗示、“跟着感觉走”等不合理现象:任人唯亲不难理解;任人唯礼,有时候谁给决策者送的多谁就会入选,有时候“暗码标价”,当局长需要送多少,当处长最低是那个数等;有些人总是喜欢跟着上司意思转,上司叫他用能力差的张三,他绝对不会用水平高的李四;也有些决策者完全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去选拔干部的。
而所有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发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一言堂”在作怪!
(文/网络小丑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