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端午节屈原汶川地震悼念杂谈 |
端午节的来历虽然有好几种,但最流行的说法是人们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由于他富国强民的政策得不到楚怀王的重视,同时又遭朝中一些小人的构害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不朽诗篇。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有朋友提出,既然端午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让我们再为在这次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再举行一些简单的哀悼仪式吧。尽管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各地都举行了哀悼仪式,但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太大,直到今天还有同胞相继离我们而去,人们悲痛的心里阴影还没有散去。在端午节这一日各地举行一些简单的悼念仪式来悼念亡灵,也合端午节的爱国主义内涵。
后一篇:不要误了我生孩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