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国企的“糊涂帐”

(2007-08-12 16:10:02)
标签:

时事评论

 

 从今年4月开始,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国家外管局等部委联合展开对海外国有资产的全面产权登记检查。一次涉及1000多家中央驻外企业和中央企业驻外子企业的境外国有资产摸查正在进行。此次调查发现,境外国资流失严重,有的甚至完全是一笔糊涂帐。

另据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指出,从这些年审计的情况看,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国企改制过程中,有些企业的转让卖出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内外勾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改革过程当中有些企业逐步把一些优质的国有资产分离到副业中去,主业的管理人员在副业参股甚至控股。这不仅是资产流失问题,更是一个腐败问题。

    三是有些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的领导利用亲朋好友成立民营企业,将大量效益很好的业务转包给民营企业,自己从中获利。

    四是企业内部分配不公,损失浪费严重。

五是非经济类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培训基地,大量的财政补贴等的流失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全面的采取措施,刹住国有资产流失这股风。

首先全面清理改制以后,转让出去是国有资产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定程序。是否有低卖贱卖现象。甚至没有经过任何手续划在了个人的名下。

其次对国企的分子公司进行清查(包括境外分子公司)。一些企业的分子公司成了企业管理者的小金库。经过一段时间的动作,堂而皇之的变成了企业老总亲朋友好友的“民营企业”,又是谁让这些国有资产堂而皇之地划拔给个人?

再次,清查企业的劳资情况。一些企业打着“减员增效”的口号,将老工人下岗、内退,或者从重要岗位分流到辅助岗位,从而减少在职职工的工资,代之以劳动成本极低的零时工。从中谋取个人的私利。更有甚者借改制的名义,将原来职工的工作,原封不动的转包给“包工队”和外来单位。这其中的猫腻只有操作者本人心里最清楚。

工资分配方面更是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的现象,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再也普遍不过了;个别企业领导人干上一年就可以拿到一名普通职工五六十年的工资。尽管如此,有些企业却在亏损。

第四,要在项目、工程上做文章,“要想富,靠工程”已经成了一些国企领导人的潜规则。几万元就成解决问题的工程,动不动就上了百万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一些项目,表面上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职工的生活,实际上却成了领导谋私利的手段。这些民心工程变成了“捞钱工程”、“洗钱项目”。

清理国企“糊涂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动员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该举报的举报,该清查的清查;对于相关责任人,该降的降,该免的免,违法犯罪的判刑,只有这样,才能刹住国有流失这股风。(文/网络小丑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