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之8:博士第一年轮换结束
&
选定实验室
真快呀,不知不觉中琬婷的博士已经读完一年了。记得去年琬婷获博士录取时曾问她,今后将要读5年的博士,会不会觉得时间太长了些?琬婷说:“不会呀,不过是比本科多了一年而已!”只要琬婷喜欢在学校读书做研究,时间在她眼里就不会觉得太长。想想去年这个时候琬婷还是一名刚入校的新生,今年这个时候琬婷已经在忙着迎新了。今年,美国西北大学与去年一样,琬婷这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生也是只录取了一名中国学生。
在美国西北大学学习研究的这一年里,尽管学习研究充满了紧张和忙碌,但琬婷过得却充实而愉快。
美国西北大学采用学季制,一年分为三个学季:第一学季即秋季为9月中旬~12月中旬;第二学季即冬季为1月初~3月下旬;第三学季即春季为4月初~6月下旬;暑假为6月25日~9月20日左右。由于每季上课时间较短,所以会频频考试。因此,学生一开学就得立即进入状态,才能适应这种持续性的紧张压力。
在博士第一年三个学季的学习研究中,琬婷共修读了6门课程,并全部获得了全A的成绩。由于课程都很有难度,因此,学习研究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琬婷这次回来,还聊到了纯熟的英语使她在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时毫无语言障碍。这让她能大量快速地阅读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文献和资料,和教授、同学深入交流探讨时,能够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问题,对自己所进行的研究能又快又好地写出研究报告。
从小学到中学,琬婷一直被学校免上英语课,只参加考试。高二结束被香港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后,经过学校语言中心的严格考评,琬婷被免上新生必修的英语课。琬婷在西北大学医学院做第一个轮换学习时,教授就盛赞琬婷的英语好。说琬婷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位教授,是他接触过的母语非英语国家的人中讲得最纯正地道的两个人,他还询问琬婷的英语是怎么学的。
琬婷也由衷感激老爸当年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引领和所倾注的心血,使自己的英语就像母语一样,让自己在学习研究中游刃有余。不只是女儿,就是婷爸所辅导的学生假期从国外回来,上门探望婷爸时,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在婷爸这里的英语学习经历,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到国外学习后,能很快适应全英语的教学,令他们的学习生活受益。

芝加哥康复研究所(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琬婷将在这里跟随导师完成她的博士学习研究。
博士第一年的实验室轮换学习研究,琬婷自选了三个实验室。第一轮是在西北大学芝加哥校区医学院进行;第二轮是在西北大学埃文斯顿校区进行;第三轮是在芝加哥康复研究所(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 )进行。
经过三个轮换学习研究后,琬婷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最后选定第三轮实验室的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在芝加哥康复研究所(RIC)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进行学习研究。琬婷的导师在该专业学术界很有声望,琬婷对我们说“老爷爷”很厉害,还让我们看了“老爷爷”60多页的简历。其实,琬婷嘴上对我们称呼的“老爷爷”实际上并不老,才50多岁,只是头发的颜色是灰白色的而已。
在博士研究课题的选择上,琬婷的导师没有直接给琬婷指定研究课题,而是让她自己先考虑研究课题。为了选定研究课题,琬婷暑期忙碌了几个月。最终,琬婷自己选定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导师的认可。琬婷的这项研究课题和美国新近提出的“脑计划”领域中的一些内容相关。琬婷将把专业领域里最前沿的方法用于她的课题研究。将这一方法用于这一方向进行探索研究,琬婷是第一个,因此,这项博士课题研究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在科研的道路上,研究人员还是要有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在博士学习研究阶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中学时期,琬婷在参与化学、生物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已有所显露。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后,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在实验室的研究经历,让琬婷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累积,特别是在大一下学期参加iGEM竞赛时便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当时参赛获奖的研究课题就是琬婷提出的,琬婷也成为了竞赛项目组的骨干。琬婷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备受教授和同学的称道。现在回过头来看,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和琬婷在实验室的研究经历,对琬婷现在的博士学习研究很有裨益。
当琬婷在西北大学医学院第一个轮换学习结束时,教授就夸赞琬婷有很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在实验室所进行的研究为实验室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希望琬婷到他的实验室进行博士课题的研究。能得到教授的认可,这对琬婷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激励。
琬婷去年入学时住在西北大学的埃文斯顿校区,由于常常要去芝加哥校区上课和进行实验研究,每天花在路上的往返时间就比较多。我们早上6点多叫她时,经常是应声后还要再眯5分钟10分钟的,要反复叫她多次才起得来。我们心疼地问琬婷:“怎么不早点睡呢?”“不行啊,太忙了,有很多事情要做。”真是很心疼女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不由地感慨在美国读博士确实不容易。
当三个轮换学习结束,琬婷又选定了导师,为便于来往芝加哥校区,琬婷决定将住处搬到离芝加哥校区较近的地方去住,这样起码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
琬婷居住的公寓。

琬婷公寓窗外的密歇根湖一望无际。今年美国独立日燃放庆祝焰火时,琬婷在窗口可以欣赏到从三个不同方向在密歇根湖上绽放的美丽焰火。
经过一番找寻比较,琬婷今年6月中旬搬到了离芝加哥校区只有20多分钟车程的公寓居住。这样,琬婷就可以早上7点起床,8点就能去到实验室。该公寓不仅地理位置很好,而且居住环境也非常好,就在密歇根湖旁边,距林肯公园也很近,公寓门口就是车站,可以一车坐到医学院门口。除节省了路上时间外,住在公寓的好处还在于,当房间水电气出了问题时,公寓管理人员便会上门提供维护服务;当你外出时,公寓管理人员会代你签收送上门的你购买的物品,并将物品妥当地保管到专门的房间内,同时在你的信箱上贴上通知,这样你就可以取回你的物品了。公寓附近还有许多各色餐馆,美食也不少。琬婷平时忙于学习无暇做饭,这对喜爱美食的女儿来说,也不至于亏待了她的胃。
新学期已经开学了,祝福女儿博士第二年的学习研究顺利,生活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