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2011年广州招生说明会将在广东实验中学举行
香港高校一年一度的招生说明会即将开始,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招生说明会将于2011年2月17日下午5时半至6时半在广东实验中学报告厅举行,届时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教授将莅临省实,以“开启大脑的潜能”为题,向大家介绍她在神经细胞信号传导、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理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的病因等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此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招生说明会在琬婷的母校——广东实验中学举行,学生不但有机会聆听叶玉如教授的讲座,而且可以一睹叶玉如教授的风采,真是机会难得啊!有意报考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哟!
叶玉如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候任院长、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
叶教授于哈佛大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她是一名卓越的神经生物学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叶教授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及其应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如脑退化症)的研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她卓越的科研成就得到各界认同,获得多个奖项,当中包括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以表彰她积极推动香港工业和科技发展,以及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香港《文汇报》多次报道了这位女性科学家。
苦读5年获哈佛博士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10/06/HK0810060047.htm
http://www.wenweipo.com/loadImage.php?image_width=222&image_height=&image_filename=http://image.wenweipo.com/2008/10/06/ed1006c1.jpg
■叶玉如回忆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竞争激烈,但经过5年苦读终于获得博士学位。
从小学到念博士,叶玉如从未交过一分钱学费,因为她一直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她在香港高中毕业后,便赴波士顿的Simmons学院修读化学和生物双学士课程。她说,当时母亲担心小女儿在外孤身一人,直至获悉录取的是一所女子大学才放心让她成行。而叶玉如在大学二年级时,认识了舍友的哥哥、一位在台湾出生的山东人,并最后结成连理。她笑说:「我的普通话都是先生教的,幸好他现在终于也学会讲广东话了!」
为做科学家克服艰辛
大学毕业后,叶玉如跑到对面马路的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课程,「念本科时很轻松,因为在香港时的基础打得很好。但是念博士时很辛苦,因为同学都很出色勤奋,竞争很激烈」。叶玉如回忆称,第一年每个学期至少修4门课,同时要开始在不同的实验室轮流工作、以找寻论文的研究方向,因此常常为了等实验结果至深夜、凌晨三、四时才睡亦是平常事。
「从未想过放弃,因为知道选了做科学家这条路就会很艰辛,但我真的有为做科学而坚持到底的想法」,叶玉如诚恳地说,最后她用了5年时间便在哈佛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在纽约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但为了配合丈夫工作的地点,她选择每日花4小时往返于拥挤的火车和地铁中,「即使在我怀孕时,也是这样奔波,直到儿子出生前一个礼拜,我才开始休假。我想这也是对科学有很大的热诚和坚定才能做得到」。
1993年回港效力科大
1993年,由于丈夫获委派到香港开设新公司,叶玉如终于有机会返回家乡,并在新成立的科大落户。她表示,这所新创立的大学令她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当时所有的事情,从聘请人手到买实验用品,我都要参与。15年后再回头看,我和大家的心血应该都没有白费!」
科学成就吸引内地尖子
叶玉如在科学上的成就,吸引了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其中包括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她当年为投叶玉如门下而放弃了入读清华大学的机会,并在内地舆论界引起首波「港校抢内地尖子生」的争论;今年16岁的广东神童钟琬婷,凭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和SAT满分获科大录取,入读生化系。
被问及内地生与港生的比较时,叶玉如小心翼翼地评价道,「来香港念书的内地学生,其实已经层层挑选,是最优秀的,所以不能说这批学生代表了内地生的整体素质。但他们的科学基础打得很好,而且对科学的专注和热诚十分让人赞赏,他们对港生应该是一种鼓舞、提升大家的竞争力,我相信他们都不想表现得太差。」
憾学生找不到对应工作
不过,亦有让叶玉如遗憾的方面,「我有不少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只好到银行或跟科研完全无关的机构工作。做科研的确是一条很难很长的路,如果读完书还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很低怎能吸引学生投身科研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