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陪伴孩子多少年
昨天在网上浏览,竟一连四次读到了那篇在博客中被广为转载的“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的文章,虽然之前已读过几遍,但还是会点开文章再读一读。这篇文章写的是那样情深意重,读后让人心里泛起一片涟漪。
每次读这篇文章,婷妈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琬婷,想到了我们和琬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细细算起来,我们陪伴琬婷的日子也不算多,相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讲,真的是很少很少了。
琬婷快2岁时回了成都爷爷奶奶那里,在成都生活了半年多,虽然我们时不时地给琬婷打打电话,但每每听着话筒那边琬婷甜甜地叫着爸爸妈妈的声音,心里竟酸酸的。2岁半时琬婷从成都回到广州上了幼儿园,早上送去下午接回,一天中陪伴琬婷的时间也就是回到家后的这段时间。

琬婷爷爷来广州接琬婷时留影。 爷爷在指导琬婷画画。
5岁半,琬婷上了家附近的小学,从家里到学校只需几分钟,中午可以回家吃饭午睡。相对来说,小学6年是我们陪伴琬婷时间最多的时期。11岁半,琬婷上了初中,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学习生活。14岁半,升入高中的琬婷开始了住校生活,每周回家1次。16岁半,琬婷去了香港读书,大一这年回到家中的时间不到40天,大二不足30天。琬婷越大,我们与她相聚的时间越少。
时常和婷爸回忆着与琬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琬婷儿时的那些趣事,是那样清晰生动地萦绕在脑海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忘不了一家人曾比赛着看谁背诵的唐诗宋词最多,看谁最会猜谜语,看谁成语接龙最厉害;忘不了和琬婷一起下五子棋、跳棋、飞行棋、陆战棋、跳橡皮筋以及对着墙打乒乓球看谁打得多的愉快情景;忘不了琬婷跟着爸爸学会了脚不移动用手拍篮球围着自己身子转圈的得意劲;忘不了琬婷喜欢在椅子下、地板上快速爬行的灵活劲,以及与爸爸比赛看谁爬得快的俏皮样。每当写完作业或是解决了一道难题,抑或是读书读到高兴处,琬婷都会兴奋地在地板上爬上几圈;忘不了琬婷扮作“狐狸队”和“老狼”队进行篮球比赛,妈妈手举“呼啦圈”充当篮球网站在高凳上,并像解说员那样对“双方”比赛进行精彩讲解的热闹景象,以及“比赛”结束,琬婷昂首挺胸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妈妈给“冠军”颁发“奖牌”时的快乐时刻。

忘不了也曾为了琬婷小时候的睡觉问题而抱怨过。所有的催眠曲能哼能唱的都哼唱了无数遍,可琬婷还是没有一丝睡意。手抱酸了,口唱干了,耐烦心也没了,气得你不由地眼一瞪手一举在她小屁股上猛拍几下。再大些,人家长本事学会了装睡。别看她在妈妈的监督之下似乎睡着了,但只要你一拿起她的胳膊抬高后再松开,人家的手会慢慢地放下,惹得我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那时多么希望她能快点睡着,省下时间自己干些家务后能早些休息。
忘不了曾因琬婷吃饭太慢而烦心过。琬婷吃饭虽然是乖乖地坐在餐桌前吃,也从不乱动乱走,但怎一个慢字了得。嘴里含着饭菜顾了说话顾不上吞咽,厨房的锅碗洗刷收拾好许久了,她还在那里慢腾腾地吃着。你一催她快吃,她就把饭碗捧到你的面前,可怜兮兮地说:“求求你啦,喂一喂啦!”婷爸马上表态:“咱是情愿洗碗也不喂饭。”喂饭是要考验耐心的,婷爸想推脱多半都不行。谁让爸爸喂饭时饭菜搭配得好,琬婷喜欢爸爸喂呢?随着琬婷长大,每当看到她学习时的忙碌样,你会忍不住往她嘴里喂水果和零食,甚至在她吃饭时不停说着话的嘴里喂上一口菜,而这样的机会现在已经很少很少了。
忘不了晚上搂着琬婷睡觉,琬婷在妈妈怀中“咩咩”学着小羊叫的撒娇神态和津津有味地听妈妈讲自编故事的入神样。忘不了琬婷早上醒来后,在床上懒懒地叫着“妈妈,妈妈”的声音,婷爸一听就说:“快点,吃奶的又在叫你啦!”那一刻,婷妈心里是那样的温暖和幸福。女儿再大,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那个小可爱!忘不了周末和节假日,一家人到体育中心放风筝,到公园里划船、游玩、捕蝴蝶时的欢声笑语。忘不了在公园的湖边网小鱼时,琬婷拎着小水桶跑前跑后,帮着妈妈侦察那里藏着的鱼儿多,扬着小手欢叫着的可爱模样。

忘不了琬婷的小巧手会做出漂亮的手工和折纸,会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会给爸爸端茶递水,会给妈妈轻轻捶背。忘不了琬婷在购书中心和各种书店捧着喜爱的书籍沉浸其中的身影。忘不了琬婷读书学习时的专注神态,甚至三、四岁看录像带都是那么地认真和专注,不能听漏一个字。否则,琬婷抗议的尖叫声就响了:“你们讲话小声点,我连妖精说的话都没听清楚。爸爸,快点,把带子倒过去……”忘不了琬婷在家里很会“用人”,她知道什么事情应该求助于爸爸,什么事情应该求助于妈妈。我们摸透了她,她也了解了咱……
不知不觉,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光中,我们的琬婷已悄然长大,留给我们这许多幸福的回忆。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没有错失与琬婷相伴的那些日日夜夜,她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她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快乐并幸福地陪伴着她一起成长,分享着她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中的一些话,不但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而且也让我们深有感触。“如果你想想,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孩子会不停的长大,过了这个时期他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习性。”“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因为这一点,我更加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让我无论遇到什么都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这么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无论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在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就尽量多地陪伴孩子,错过了就没有第二次了。
钟琬婷的相关文章:
1. 开心家庭晚会
2. 我和妈妈有趣的棋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