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对一千多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作为启蒙教师的家长和老师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一位离职教师永田益夫有两个孩子,一个4岁半的儿子,一个3岁的女儿,在孩子刚刚学习说话时,他就用收音机中的语言课程教孩子学习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
听起来不可思议,很多人批评他对孩子苛刻,认为往这么小的孩子脑子乱塞东西是一种虐待,会让孩子负担过重,将来会变傻!事实上:兄妹不但没有变傻,而且还非常聪明。五种语言运用自如,从来不会混淆不清,他们也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有趣!
7岁前的幼儿,其大脑的吸收能力要比成人强得多,老师、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学的太多会累坏孩子”。只要引起兴趣,让他学什么都不是一件难事。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苦背八年,又三年,动手写作,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春秋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目前,没有超越的;主要是基本功扎实!
去年6月19日,辽宁沈阳市和平区4岁半小女孩张诗辰,用7分23秒从世界地图上找出了209个国家并说出了他们的首府,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她的老师叫李振泉,他的学生王仙妮也是记忆高手,2007年5岁的她曾经挑战中央电视台,百家姓、唐诗300首倒背如流!今年春节晚会又挑战央视,目前,正在筹办幼儿园,任园长!
可见,幼儿的学习能力比青少年、成人要强得多。我们担负的责任就可想而知了!
为培养智商,提高孩子的记忆,育德路幼儿园假期设置的教学计划:一是潜能开发:1、记忆力训练(名典古训、趣味成语、英语基础。2、右脑开发(画画、手工制作等);二是蒙氏数学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开发左右脑,两个月结束课程;学前班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课!
我们在重视智商培养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对宝宝的情商教育,其实情商教育也非常重要,如果宝宝的情商不高,即使很聪明,也可能会造成宝宝以后的性格或者心理问题。
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孩子是否好生气、是否好哭、是否做事随意、是否害怕努力)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成功。科学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个人的成就,只有20%由智商决定,其余的80%则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意志力、挫折抵抗力、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商(EQ)决定的!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
宝宝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商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一个宝宝如果在6岁以前,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历史上,“智商一般但情商很高”的人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的例子
最典型的要算历届美国总统了。最负盛名的富兰克林、华盛顿和罗斯福都是“二流智商、一流情商”的代表人物,肯尼迪和里根智商只属中流,但却因为善于交朋结友而被许多美国人誉为“最优秀、最可亲的领袖”。
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家长对此知识知道的较少,对孩子因情商弱项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简单地以批评、惩罚和管束来解决,无法以科学的眼光来识别和教育。
其实,情商无处不在:每天,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情商能力应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情商能力不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独生子女多,老人都宠让着,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躁、害羞、沮丧、生气、冲动、不合群等,而且喜欢以哭闹、发脾气、打人等方式宣泄出来。情绪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管理,郁结的心情就会阻碍孩子积极地学习,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作息。而情商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怎样用健康的方式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现在儿童情商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呢?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所学校。无数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着长远而深刻地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中的重要关系,它能使婴幼儿身心和情绪得到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如果婴幼儿失去父母之爱,长期处于孤单、无依靠的环境中,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表现出孤僻、胆怯、对抗攻击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父母对子女要给予爱,爱是情感交流的基础。
1976年,心理学家霍华•嘉纳对六名侏儒儿童进行研究,发现他们身体上的缺陷跟父母与之缺乏情感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科研结果表明,被剥夺了情感交流的儿童的下丘脑失去了对脑垂体的正常刺激,因而脑垂体不能分泌促使身体正常发育的生长激素。当改变了侏儒的生活环境之后,其生长激素的分泌,也逐渐恢复到了较为正常的水平。可见,一个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充满着爱的家庭环境里,对孩子情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2、父母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和举动,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均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作为父母要严于律己,坚持正面教育,孝顺长辈,关心亲朋;在孩子面前不议论别人的长短,尽可能地尊重他的一些孩子气的同情心。如果生活在一个大人们动辄摔东西的家庭中,孩子们不大可能拥有较高的“情商”。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情商,父母首先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如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东西、送礼物,都要让孩子知道并试着让孩子参与买东西。
3、让孩子多实践,参与人际交往
父母与孩子外出时,要抓住各种人际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多实践。若带孩子上公共汽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带孩子上街时,要鼓励孩子向他人问路;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儿,要让孩子当小主人,切忌事事包办代替。假如孩子在学校当选为干部,父母应积极给予支持。
父母应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晚会或聚会,让孩子见识各种人际交往的场面,学习同各种人员打交道的礼貌。让孩子增长见识,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变得落落大方。假如有客人来家里,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倒茶接待。孩子耳濡目染,便能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4、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为集体出力,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接受锻炼和提高。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跟同年龄的朋友们交往,他们在一起会互相学习怎样相处。怎样游戏玩耍、怎样生活。父母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儿。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应教育自己的孩子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彼此尊重、相互依赖。
情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受人欢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社交中产生一种自信,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自信心是情商的第一要素。自信心是从事任何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情商教育首先进行的内容。在6岁前,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教会孩子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有很多孩子很要强,什么事情总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稍有比不上别人的,就特别沮丧。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有我的强项,别人有别人的强项,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非要喜欢,只有有了自信心,孩子才更容易适应社会,并以更好的心态迎接竞争。
5、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软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甚至假装睡觉等方法坚持下来。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而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很难承受挫折与压力。这个实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也就是有更高情商(EQ)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未来成功的希望。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6、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人的智商比情商的遗传成分要多得多,而人的情商主要是后天形成。就是说,无论你的孩子有无天赋,都可以从幼儿起进行情商培养,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人生。但要指出,情商并不是智商的反义词。相反,两者可以相互能动地发挥作用,就像专家说的那样:“智商能使你被雇用,情商能使你被提升。”一个人假如能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技能两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即同时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那可是最理想的了。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培养出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