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眼不识神仙

(2011-07-10 14:21:04)
标签:

吕洞宾

黄粱梦

汉钟离

北五祖

邯郸梦

杂谈

分类: 人间冷暖

    邯郸不仅是一个成语之都,更是一个神仙群居的地方。自古各种神话传说数不胜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近代发生的一个实例。

    在1950年左右有一个李姓富贵人家,一心想见一见神仙。某日他来到吕仙祠,问在那里做义工的修道之人:“我能不能见一见吕仙。”

    那人下坛后对他说:能!就在明天的庙会上。(在民间有下坛这一说,就是神仙附体。)

    吕仙: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岩”或作“岩”、“岩”),(另说本名吕煜),字洞宾,号纯阳子。关于吕洞宾的身世,当然也有不少的传说,有的说他本是唐朝宗室之后,因为武则天要诛灭李家皇室子孙,不得已才随母亲姓吕。此传说将吕洞宾的生年一下子提到了武则天时代,不过吕洞宾是神仙嘛,什么年代出生的也不稀奇。不过可靠一点的说法是——吕洞宾应为唐末五代时的著名道士,和陈抟老祖、杜光庭、谭峭等这些著名的道家高人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并有交往。吕洞宾从小也并非就是专职学神仙的,他小时候也是尖子生,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文章,对他来说统统小菜一碟,被称为神童。但可惜生不逢时,唐朝末年,科场腐败,他考了几十年,却屡屡不第。但对于读书人,只有走科举这条路啊,所以吕洞宾四十六岁了,还坚持去应试,到了长安的酒店里,正想喝几杯消消愁,却见一位羽士着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道: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高人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吕洞宾见他形貌奇古,诗中的意境不凡,就问他姓名。此人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你想跟我去吗?”吕洞宾还惦记着考试的事呢,没有答应。实际上这位云房先生就是八仙中的“汉钟离”。现在我们看到的八仙形象,汉钟离是个大胖子,整天穿着露脐装扇扇子。但这里的汉钟离似乎并非这等模样——这也不奇怪,神仙们都是可以变化的嘛。这天晚上,汉钟离和吕洞宾同住在这家酒店中,吕洞宾睡着后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已经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但乐极生悲,却突然又因事获罪,家产抄没,妻离子散,穷苦潦倒,只落下自己孤身一人立在风雪中发抖,也落了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简直就是一个《红楼梦》精编版嘛。吕洞宾突然醒来后,汉钟离的一锅小米饭还没煮熟呢,这就是有名的“黄粱梦”的故事。吕洞宾从师父这儿学了这手就依样画葫芦,也让人家尝尝“黄粱梦”的滋味,比如《邯郸梦》等故事,吕洞宾经此一梦,明白了世事无常,荣华富贵都是眼前花的道理,于是决心修道,随汉钟离练成一身道法。据说吕洞宾学成了天遁剑法,常仗剑斩妖除害。 这些都是后话咱先打住,暂时不提。

    第二天,李先生打扮的相当体面,必竟人家也曾是一个进士,在庙会上来回的走,偶有一个蓬头散发的叫花子在身后跟着,手里还拿着两块石头,嘴里还不时地自言自语道:“石打石石,石打石石。”李先生被叫烦了就回了一下头,心里好生不快。再一看那叫花子身上衣服又破又脏,头上不仅满是泥圬还有虱子乱动,早上的饭都想吐出来。就这样日过未时,李先生找了几条街也没有见到吕仙的一个影子,自言自语道:“一个是仙,一个是凡,那能相见!”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家。

    第二天,他又到庙时责问那神汉,吕仙附体下来,说:“实大实是,实大实是。我在你背后喊了半天,你也不理我,是哟,一个是凡,一个是仙,怎能相见,你看不起穷人那能见到神仙”此时李先生才如梦初醒,后悔晚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