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河南项城有一袁氏家族,世代为官;周口有一李姓财主,家资万贯.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儿女婚嫁本是大事,加上两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户,自然要请最好的先生择一良辰吉日。于是两家找到商水的刘方鸿先生,作为刘伯温的十八世孙,刘先生幼习祖业,精研奇门,技法甚是精湛。他根据两亲家的方向,依奇门推理,最终择定1877年3月2日上午辰时迎娶最佳,并断言:“那天一切皆顺,惟有小忌,但无大碍,行至四里定遇贵人。”临别写了一道符箓,叮嘱从李家出行时将其贴于轿帘上。
袁李两家呈西北对东南向,相距不足百里,但大喜那天,光移嫁妆物品的队伍就有三里多长。行至周口南门,一位姓陈的年轻人迎面经过,他看到五个光腚的小孩围轿而转——“小人拦轿”,轿帘上虽贴道符,但只能将小人避于轿外而未能驱走邪魔的侵袭,眼看一场百年好合的婚姻就要被搅乱,这位年轻人,立即伸以援手,默念驱邪咒语,使那五个小孩撒腿逃跑,之后询问执事者是哪位先生选的日子,方知是刘方鸿先生,便立即前去询问刘先生。
刘先生面对年轻人的质问,笑着回答:“我知道那天有五小人拦轿,所以写符贴于轿帘,但法不传六耳,有符必有诀,因我断定会遇到你这位贵人相助补诀,故只用符没用诀。你现在虽未入仕途,但将来必定位居高官。”听完这席话,年轻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日后也果真踏上了御史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