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邯郸的旅游胜地之一乐毅墓
标签:
观津诸君宝顶石桌乐毅邯郸 |
分类: 燕赵古城 |
先从战国时期说起吧!
概述
乐毅,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乐毅墓
《三国演义》一书中,司马徽向刘玄德谈及诸葛亮时说: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诸葛亮崇敬的人物,一定有非凡的才能。这个有非凡才能的大将军乐毅,死后就葬在北京房山良乡镇南5公里处的管道乡富庄村。
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10余米,占地面积约4亩。墓西北500米处是京广铁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墓的四周和土宝顶上绿树丛生。
乐毅,号望诸君。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公元前284年,秦、楚、赵、韩、魏、燕六国合兵伐齐,他受任为上将军,先后攻下多城,大破齐军。因功封昌国君。燕惠王即位,改用他人为将,乐毅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乐毅卒于赵。归葬古时燕地即现房山地区。
乐毅墓前原有民国4年碑记一通和石桌、石凳。碑型方首方座,高3.1米,宽0.79米,厚0.25米。碑文刻有馆阁体:“望诸君墓”四个大字,首刻云雕。碑现存村北头,石桌、石凳均已找到。更可喜的是,登上乐毅墓可仰望良乡昊天塔,琉璃河商周遗址,豆店土城也与其相隔不远,开发文物旅游大有潜力。
乐毅墓
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邑县志载:乐毅墓在县城东30里。据今查考,窦氏青山墓西南方向约200米处,有一大坟头,高约丈余,座落处地基明显高于周围田地。当地人传说为望诸君乐毅的坟墓。坟地距观津村约2公里,根据《史记》“乐毅卒于赵”,《史记集解》说:“望诸君冢在邯郸西数里”。《史记》还说,乐毅伐齐被骑劫代将后归赵国,“赵国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据此判断,武邑县乐毅墓为衣冠冢,真墓在赵郡邯郸西。乐毅坟在“文革”中遭破坏。——引自《武邑县志》第740页。
乐毅墓现在邯郸市东大乐堡村村口,紧邻309国道。
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10余米,占地面积约4亩。墓西北500米处是京广铁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墓的四周和土宝顶上绿树丛生。
乐毅,号望诸君。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公元前284年,秦、楚、赵、韩、魏、燕六国合兵伐齐,他受任为上将军,先后攻下多城,大破齐军。因功封昌国君。燕惠王即位,改用他人为将,乐毅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乐毅卒于赵。归葬古时燕地即现房山地区。
乐毅墓前原有民国4年碑记一通和石桌、石凳。碑型方首方座,高3.1米,宽0.79米,厚0.25米。碑文刻有馆阁体:“望诸君墓”四个大字,首刻云雕。碑现存村北头,石桌、石凳均已找到。更可喜的是,登上乐毅墓可仰望良乡昊天塔,琉璃河商周遗址,豆店土城也与其相隔不远,开发文物旅游大有潜力。
乐毅墓
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邑县志载:乐毅墓在县城东30里。据今查考,窦氏青山墓西南方向约200米处,有一大坟头,高约丈余,座落处地基明显高于周围田地。当地人传说为望诸君乐毅的坟墓。坟地距观津村约2公里,根据《史记》“乐毅卒于赵”,《史记集解》说:“望诸君冢在邯郸西数里”。《史记》还说,乐毅伐齐被骑劫代将后归赵国,“赵国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据此判断,武邑县乐毅墓为衣冠冢,真墓在赵郡邯郸西。乐毅坟在“文革”中遭破坏。——引自《武邑县志》第740页。
乐毅墓现在邯郸市东大乐堡村村口,紧邻309国道。
前一篇:十款排骨的做法
后一篇:邯郸名胜古迹之月爱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