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没有电视机,晚上就是捉迷藏,疯跑!当然还有时捉麻雀。一旦听说那个村演电影,就在村里大喊大叫做宣传,XXX村有电影、XXX村有电影,草草吃过晚饭就在老地方集合出发。电影没开始那四村八里的人最满街通了。所以去晚了就看不见。树上的、房上的、砖堆上的、草堆的,甚至粪堆上都是人哟!更有时人家是“跑片”,三个村三个片,看了上卷没下卷,就等哟,半夜12点才回家的事就多了,半夜三更回家跳到人家刚挖的坟墓的事也时有发生。常让伙伴们笑说上好几天。
再就是小人书,当然那时最爱武侠的了。所以看多了梦中都会飞了。
那时总坐在大门槛上,望着天空发呆,想着长大以后的诸多事。
有时自己也暗暗地偷笑!
那时总觉得长大后可以当一个大侠,可以飞檐走壁,可以除暴安良。所以常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在南坑里练习各种“武术”。所以儿时摔跤时很“厉害”的,就这样就成了一个“头”。所以就给伙伴们“开会”:不准害别人的庄家,不准欺负人,看见谁欺负人要主动劝说,看是谁得错;我们内部要团结一致,不准相互说坏话;不准吃零食;谁家有活了就要主动去帮着干------所以村里的大人们也都喜欢我,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和我一起玩。因为知道做不了坏事。
可是入我们的‘伙’也要有你的特长:比如玩三角你行不、要么摔跤可以、要么胆量过人、要么你想问题有高招、要么你勤奋、要么你善于调查。但有一点是必须的,不管你多有才,不听家长的话我们不同意你入伙的,这类人是不要的,所以,最终我们的“小伙”由最初三个到四个到十几个、到将全村的同龄人几乎全“收编”了。而且也分成了几个小组相互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然后开会,大家就展开批评,当然最主要的是自我批评,如果再犯戒任何人都不准和他来往。所以我们的人数就开始向周边的村发展了。那时就认识了很多人,当然也少不了“头脑”会议。通过谈话、调查、大家集体研究是否合伙,最终的结果我们的队伍开始向更大的发展,当时真认为自己是“朋友满天下了”。队伍大了就要再“分班”!
后来,几乎每天早晨都要求伙伴们“练功、练胆量”。再后来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再没心思管理了。当然以前的伙伴就成了朋友,一个个现在都成家立业了,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当时的年龄差不多了,只是他们每天都在看电视,他们的生活更少了“自由”。
儿时,那一段时光在一个个好人好事中,一个个“谈判”中,在队伍的壮大中体会到了每一个人都怕的是孤独,都希望有一个坚实的群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