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三境界
(2009-07-24 14:12:08)
标签:
书法境界剑术中国园林王国维青原情感 |
分类: 燕赵古城 |
婚姻有三种境界
参禅有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唐朝吉州(位于今江西) 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之一。青原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治学有三种境界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名句来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其实王国维所阐述的就是这三种境界。
绘画有三种境界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波德莱尔在论画中说:像有许多色彩一样,也有许多画法,第一种是消极的,不正确的,因为太像,它很自然,但荒唐可笑。第二种是理想化了的自然主义,画很有才气,懂得如何选择、布局、修改、猜想、控制住描绘的对像。还有第三种,这真是最高级,同时也是最奇特的一种,这种画法对所画的对象可以并不着意,但抒发出作者的心灵和气质。
书法临帖有三种境界
书法临帖的三种境界:唐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读书有三重境界
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此可谓一生中读书的三重境界。
剑术有三重境界
电影《英雄》中,残雪在苦练书法欲求剑术的真髓时突然悟出了剑术三重境界:一、手中有剑,心中有剑,剑中透锐,杀气腾腾,能破敌于十步之内。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剑化为气,刚柔并济但仍能操纵自如,破敌于百步之内。三、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视眼前敌人若无形而能破敌于无尽之外,因而心中只有天下,即为不杀。
医者有三种境界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是医者的三种境界。
中国园林有三种境界
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商家有三重境界
商家也有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人找钱;第二重境界——钱找钱;第三重境界——钱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