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枕上看宋元"民间文学"

标签:
瓷枕磁州窑民窑民间文学卢生黄粱梦旅游 |
分类: 积善者福 |
http://sina.hd.cn/hdwh/zdwh/200406/W020040623678362572217.jpg
磁州窑的典型产品,当时的磁州窑窑址就离黄粱梦不足百里。
磁州窑遗址在邯郸市的磁县观台镇和峰峰矿区,因这一带古属磁州,故称"磁州窑"。它是我国古代北方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是一个独具特色、范围极广的民窑系。其影响遍及晋、冀、鲁、豫、陕及南方数省。磁州窑历史悠久,宋代风格正式形成。其装饰工艺、产品质量、品种产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成为当时我国陶瓷出口的主要产品。1993年从渤海湾通往韩国的一条古老水道上打捞出一条元代沉船,
http://sina.hd.cn/hdwh/zdwh/200406/W020040623678362674521.jpg
从中出水了110件完好无损的磁州窑古瓷,这一发现被评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
磁州窑的产品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有黑、白黄、褐、绿及窑变色。装饰则以黑白对比为主,运用铁锈花、刻画花、红绿彩等技法。其中尤以铁锈花最为突出,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胚上绘制各色图案,经烧制而成。当时官窑多以单色釉为主,而磁州窑则以多种技法创造丰富的纹饰,成为宋元400多年间我国北方民窑的突出代表。其开创的我国瓷器彩绘装饰新纪元,为宋以后青花、五彩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并对日本、朝鲜等国的瓷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磁州窑由于是民窑系,其产品以
http://sina.hd.cn/hdwh/zdwh/200406/W020040623678362758038.jpg
民众日用品为主,绘画装饰也更加富于平民味道。仅从目前出土和收集到的十数个瓷枕上所写的诗文中,便可以看到一幅幅鲜活的宋元民间生活写照。瓷枕是当时磁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作用是夏天做凉枕(如黄粱梦卢生那种),或做陪葬品。久之,成为人们案头把玩的摆设,因而其上多有图画诗文。而这些诗文大多是由磁窑美工自己随意创作的。如现存于峰峰文保所的一件黑地白花长方形瓷枕上写的是:"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仿佛是双亲在慈祥的叮咛即将上路的子女。而题在香港杨永德先生收藏的一件瓷枕上的一首则更象一位乡里老人,用朴实的语言劝导一个毛头青年:"在处与人和,人生得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由于磁窑美工不少是落第文人,因而更多题诗是反映了一种类似卢生的出世心态,如"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
http://sina.hd.cn/hdwh/zdwh/200406/W020040623678362826568.jpg
人不见了。"还有"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金堆玉无边无岸,限来时后悔晚。病患边关,谁救得贪心汉。"还有一首题于白地划花长形瓷枕上的,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金兵入侵(磁州是北宋末年宋金交战的主要战场)的情形:"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一朝事业成春梦,不游迁,门闭户,叫(教)几个小梦童。忽然喧哗一片,好不觉,金兵到门庭"。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加上存世数量极少,宋元瓷枕成为磁州窑收藏的上品。行家们说,一件标有"张家造""张大家造"款式的真品,价值连城。
前一篇: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后一篇:文明古都---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