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班主任
(2008-11-07 17:36:56)
标签:
教育
育儿
班主任
班级管理
|
分类:
燕赵古城
|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师”。班主任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并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对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管理活动的指导者,还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要做好这样一位“导师”、管理者、协调者并不容易,这需要技巧。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交往,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注,需要在活动中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班主任要以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着力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与烦恼,做好学生的“知心大姐”,与学生建立一种近乎家人的亲密关系,努力将班集体营造出“家”的氛围。
二、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威信,做好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更全面、更严格。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可连柯曾经有过深刻论述:“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可以原谅不学无术。”在班级工作中,不乏有这样的事例:班主任的一次见解,精辟的演讲,会令学生心灵震撼,终身难忘;班主任爱好下棋踢球,课外活动与学生“过几招”,会让学生惊奇不已,刮目相看。班主任业务精通、教学出色、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会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崇敬感,班主任的形象、声望也随之提高,班级管理工作会好做得多。有了班主任良好的威信,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品行修养,为学生树立楷模,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像磁铁一样吸过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三、经常与家长联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教育学生,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很重要,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老师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告知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共同配合教育管理好孩子。对于这一点,农村孩子更需要班主任经常家访。因为农村的家长农活比较多,有时一学期都顾不上到学校去一趟,这时候班主任应采取主动,不畏辛劳,不怕麻烦,经常家访,在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同时班主任要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科任老师、社会的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建立起全方位的班级管理模式。
事实上,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持之以恒,紧抓细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