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雾九晴

(2008-10-22 08:24:19)
标签:

天气

水汽

辐射降温

辐射雾

凝结核

杂谈

分类: 爱不释手

十雾九晴十雾九晴

“十雾九晴”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
形成雾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一般情况下,近地层的水汽是较充足的。凝结核,如尘埃、烟粒等,空气中是具备的。关键在第三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能否达到过饱和。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在一些近地层水汽较充足的日子里,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使近地层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雾就形成了。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这种雾主要是由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故称为辐射雾。“十雾九晴”中的雾绝大多数就是辐射雾。
雾对军事和交通运输的影响都较大。雾,特别是浓雾,会大大地降低能见度,使驾驶人员及行人难以及时判断前方的情况,容易造成各种恶性事故。雾天行车应降低车速,机场要进行局地人工消雾等。气象部门逐步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积极地开展雾日的专业专项预报服务也是很有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诺基亚手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