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抗日怀柔政策文化 |
分类: 小小说类 |
贵妃绝唱
杨玉亭是唱花旦的名角,生得亭亭玉立,犹如玉树临风,面若桃花,宛如待嫁的新娘,唱腔圆润,颇似梅兰芳,人称“杨贵妃”。
当地达官贵人每逢喜事,必请庆和班,为的是一睹“杨贵妃”风采。请杨玉亭,必得提前十天,或能请到。杨玉亭每次演出后,总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赏钱,他都如数上交班主,然后均分。大家觉得不妥,欲多分给他。班主说,你出的力多,大家请咱庆和班,为的是看你,你理应多拿,不然,大家也过意不去。杨玉亭说,一木难支的道理我懂,一台戏,缺了谁也不行,再说这兵荒马乱的,谁也不容易。
早些年,军阀刘大帅,有九个小老婆,还不知足,听说“杨贵妃”是个大美人,整日茶不思饭不香。常叹息说,拼着大帅不坐,也要纳杨贵妃。多次专程派人出大价钱请庆和班来唱戏,想借此打杨玉亭的主意。杨玉亭久闻刘大帅是个无恶不作的军阀,对此不理不睬,刘大帅万般无奈,只好乔装打扮,暗中带两个保镖前来观戏。
这天,庆和班上演的正是《贵妃醉酒》,杨玉亭饰演杨贵妃,一亮相,便引来阵阵喝彩,待朱唇微启:“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转东升。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是嫦娥离月宫。”仿佛自己也随嫦娥离开了月宫,衔杯,卧鱼,醉步,扇舞更让人叫绝,如醉如痴,心生爱怜。刘大帅看得目瞪口呆,神魂尽失,顿觉名利、权势、美色都如浮云,最后全然不顾大帅身份,趁人不备,溜到后台去等“杨贵妃”,不料想待“杨贵妃”卸妆后,露出男儿身,刘大帅羞愧难当,仓皇而逃。
几年后,班主病故,留下遗言让杨玉亭当班主,自此生意更加兴隆。可惜好景不长,日本人攻占县城,守城国军不战而逃,百姓四处逃散,县城几成空城,来不及逃走的也是躲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庆和班没有逃走,日子也不好过,国难当头,谁还看戏?
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县城后,一反常态,不烧,不杀,不抢,还挨家挨户向老百姓分发粮食,剃发、照相,满街贴满标语,宣讲大东亚共荣、中日友善。曾满耳灌满日本暴行的人,也认定传闻不可信。返城的乡绅对日本人更是赞誉有加,称之为军人的楷模,一时县城繁华如初,友善满天飞。
日本人搭建了一座高大宽敞的戏台,邀请庆和班演戏,以庆胜利。日本驻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亲自拜会庆和班,预交了一笔不菲的定金,指定上演《贵妃醉酒》,说,演完后还有重金。
大家看着杨玉亭,听他表态。杨玉亭说,去,咱不能破坏中日友善。
演出这天,前来观看的人山人海,若没日本人维持秩序,几乎挤垮戏台。田中西装革履,笑容可掬,频频与大家挥手致意,在他身边多了几名蓝眼睛高鼻梁白肌肤的外国人,田中对他们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
舞台上,“杨贵妃”载歌载舞,似醉非醉,似笑非笑,醉中见美,美中见醉,台下观众一个个睁大眼睛,生怕有遗漏。“杨贵妃”手持酒杯,轻轻唱道:“同宵捧金盅, 高裴二卿接手捧。人生在世如春梦,奴且开怀饮数盅。”然后,以扇遮住酒杯,缓缓地缀。在“裴力士,高力士”的“你我小心伺候”声中,只听一声响,“杨贵妃”手持的酒杯失落在地,摔个粉粹,“杨贵妃”倒在地上,脸现痛苦之色。“裴力士,高力士”二人大吃一惊,急忙跑过去,将“杨贵妃”抱在怀里,只见“杨贵妃”浑身抽搐,七窍流血而亡。台上台下一片惊诧,纷纷怒视田中,暗骂日本人卑鄙无耻毒死“杨贵妃”。
台上的外国人纷纷起身质问田中,田中哑口无言,却又无可奈何。
几天后,报纸纷纷报道,日本人毒死杨玉亭。日本调查多日,也没查清毒是从何处而来,同时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日本的暴行,有人说那几名外国人是联大调查团的,不久,日本人在县城大肆烧杀抢掠,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
同一年,距县城不远的山区,活跃着一支武工队,队长据说曾在庆和班演过戏。多年以后,队长谈及往事,自豪地说:“是杨班主用生命唤起了被日本怀柔政策麻痹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