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让全民痛定思痛!/一滴…雨
最近在网上出现一个由80后组织的讨论小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只这引号中的字眼就令人大吃一惊,并让人深感痛心!我们来看事态发展,据说经过媒体广泛报道之后,这个小组的成员数从之前的7000多人激增至19000多人,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围绕“教育”
“祸害”是80后子女对50后父母的形容。在这个小组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讲述着子女和父母之间激烈的矛盾。
看了那些小组成员所叙述的故事,忍不住写下几笔,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一、“祸害”的缘由是代沟还是溺爱?
在这些小组成员的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时至今日,父母的代沟问题被以组织讨论的形式来浮出水面了,那么也就是说这代沟问题已经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不是深厚,而是被磨损的破烂不堪的父母儿女情分?这情分的透明度已经一目了然。也说明这代与那代的对峙不仅仅是思想,而是心灵。
先来看父母的观点及行为:在父母眼中的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也许这个使命与责任的使然,让父母倾尽了爱来对自己的孩子,“饿死帝“的故事在当今发生已不足为奇,包括一些莘莘学子,据说生活不能自理的也大有人在,这种理论上的娴熟,生活中的弱智,的确是父母的溺爱造成的,在“饿死帝”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寄生虫,是一堆被称作废物的物体。
父母把自己的爱当成最高的奖赏,那么这个奖赏具体体现的是:不让孩子动手,不要孩子受半点委屈。曾经在青岛的一家媒体报道中看到过这样一则实例:一名男性大学生,因埋头苦读或者说父母该做的都替他做了,他有一天独自出门,竟然在公交车站迷了路,连车牌站号都不知道该如何看,吃饭时连鸡蛋都不会剥。看到这些温室的花们今天的生活自理能力,真让担忧和痛心!父母浇灌(娇惯)的都成了塑料制品,遇到问题不堪一击简直一塌糊涂,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的指数都极为低下。象一些高学历“软骨症”患者,他们以死来解脱病态的心理折磨。难道不是因为心理教育的欠缺吗?这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怎样培育心理健康。
再看另一则网上披露的消息:一大学生四年花费84万,毕业后父母为了给其找个好工作,不惜用12万作人情,后打水漂,找工作后三天辞职。资料上说该男通常喝酒到自然睡,睡到自然醒。活的可谓惬意,因忍受不了约束所以辞职。那么以后呢?不知道此人有没有想到,他可以靠父母的钱来“颐养”,他的儿女呢?是不是也要靠他来颐养?那么他又将怎样负起这个责任呢?
看看吧,这就是父母溺爱的结果,父母拼死拼活的是为了儿女,父母从牙缝里挤出的还是为了儿女,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你们能照顾他们一辈子吗?富二代的寄生心态难道不是这些父母的溺爱造成的吗?该放手是就放手,儿女不能当作私有品,溺爱就是杀子!有钱无过,过在不懂教育,不会教育,不善于教育!
这样看来代沟的来源其实是溺爱造成!溺爱过度造成了不可理喻甚至难以理解。
二、当家被当成“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再来看看儿女的观点及行为: “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这句话是从“祸害”一帖中原封不动的挪来,我不明白,家何以至此成为没法谅解的地方?一个人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家,家是港湾,即使羽翼丰满,那里也永远有着牵挂,这就所谓的游子的落叶归根情结。但“家”用在今日这些“父母皆祸害”之说的人身上,已经毫无温馨可言,毫无留恋可谈。所以今日之家已经是要人警醒和反思的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父母的忆苦思甜就真的那么讨厌?你们可以不听嘛,或者伪装一下假作听一下也无妨啊,父母在那个时代所陈留在记忆中的酸甜苦辣,在他们看来那也是财富。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记忆被提起的时候他们是感伤和甜蜜的,所以忆苦思甜的行为应该可以理解成,那个时代精神上所赋予给他们的产物,是不能剥夺的倾诉权。
讨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这段话貌似真的很严重,“父母的束缚和戕害”,我不知道这群人要以怎样的孝敬来对待父母,也没兴趣知道,在父母身上的节俭和留念被今天的我们看作是腐朽,怎样戕害呢?强加给你们思想还是强加给你们责任?单凭这些人的行为就应该看出“责任”二字他们根本没能理解。
代沟的形成无非是你们追求的自由、个性、或者是自以为的学识与能力。父母落伍了,他们跟不上时代了,无论从新生词汇到新生事物,都不可能象年轻人一样能够做的尽善尽美。所以在“父母是祸害“的那些人看来,他们的父母无知、腐朽、无理取闹,让他们备受精神上的困苦和折磨,所以成立这个小组,共同发泄对父母的不满甚至愤懑。
至于吗?至于这样吗?沟通是两代人之见最好的良药,难道问题只出在父母身上?作儿女的你们难道不扪心自问一下良心,舔犊之情的溺爱才让你们生出了这些歪歪唧唧的理论,什么叫代沟?什么叫教育?你们懂吗?当你们也为人父人母时,在以身作则的去好好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吧!
两代之间还是多一点理解,少一些烦恼,多一点沟通,少一些困扰吧!
加载中,请稍候......